打不碎的波西米亚——捷克的水晶玻璃制品
和一位编辑谈“波西米亚”,当我解释清楚地理上的概念,只不过是捷克西部时,她感叹说,看来还是不了解的时候更有想象的空间。
仅仅是捷克,这个听起来很不“波西米亚”的波西米亚,也同样和其他所谓的东欧**一起,被一些人想象得如同未被西方经济社会染指的世外桃源一般,美丽的捷克更在其中脱颖而出。
打碎这种幻象,会不会仅是一种低层次的诚实?当我仅仅作为观光客访问一个城市的时候,虽然不够深刻地了解它,但是,我想不同的人看见它的不同,也许正是城市的多姿多彩。我不一定去努力解读身处的城市,那些在当地生活着的人们,对这城市的恰如其分的定义,其实仍然不属于我。
作为一个捷克的十年住客,我却总有一种愿望,去打破观光客们的错觉。其实何必呢,对捷克的印象,可以是一本画册,几张穆夏的画,可以是一只提线木偶,也可以是折射着五彩光束的水晶杯,抑或那水晶杯折射出的影子。
不知道我的好友是不是真的笼罩在这水晶杯的影子当中,她问我,吃饭的碗会不会也是水晶的?真的这样想过,不过还是瓷碗端着踏实,所以只用它盛酒、插花,用它做烟缸都有点**,好在家里没有人吸烟。当年,我背回家一个长方形的水晶烟缸,满雕着典型的传统波西米亚花纹,得意洋洋地呈现出来,听到的却是老爸戒烟的消息。有那么一点点沮丧,更多的还是欣喜,为老爸,也为那美丽端庄的烟缸。
喜欢晶莹剔透的感觉,和年纪可能也有关系,那属于每天梳理着“清汤挂面”的日子。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参观了一座水晶大厦,才开始慢慢学着去欣赏那些富丽典雅的彩色玻璃,六次反复进炉的上乘红、黑和金色的搭配。据说,那间大厦在社会主义时期,为捷克进出口水晶玻璃制品总公司所属,后来,私有化以后的业主经营不善,倒闭掉了,那么丰富的展厅,一去不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