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化与公民身份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化与公民身份

  • 作者:(英)史蒂文森 陈志杰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ISBN:9787807207924
  •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 页数:332
  • 定价:¥31.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第1章 引论:文化与公民身份
    近来在文化研究和公民身份研究中出现的论争可能表明,这些领域内极少有共同之处。“文化”一司通常与博物馆、图书馆、学校、影院和媒体等既属公共又是私有机构的混合体相联系,同时,更加具体地说,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与对话生成的意义和美学思想连在一起。另一方面,公民身份在更多时候被看做是关于成员资格、归属、权利和义务的。从制度上看,公民身份的所指范围通常是由抽象的法律定义所标示的,规定了谁被包括在政治共同体之内,谁又被排除在其外。
    确实,在某种情况下,身份要求与居住权必须切实分开。自由主义的观点可能提倡把公民身份的权利与大量的文化义务明确地相互分开。这种观点认为,公民身份标准的达成取决于特定文化类型。……
    目录
    第1章 引论:文化与公民身份
    一、文化公民身份理论
    二、文化公民身份的维度
    三、社会理论与公民身份
    四、文化、政策与公民身份
    五、差异、文化与公民身份
    第2章 文化公民身份的理论概要
    一、文化义务
    二、文化民主化的社会学
    三、文化公民身份的衡量
    四、电子民主
    五、结论:走向文化身份理论
    第3章 公民身份、主体间性与生活世界
    一、公民身份与社会体系
    二、公民身份与主体间性
    三、互为主体的公民
    四、生活世界的公民
    五、公民身份的文化,生活世界与体制
    六、形式主义与普遍化的他者
    七、普遍化的他者与公共领域
    八、作为体制与生活世界媒介的公共领域
    九、结论
    第4章 公民身份的再造
    一、现代与后现代的认同策略
    二、个体化:或者形成结构上必要的认同
    三、公民身份的新路径
    四、结论
    第5章 心理分析、认同与公民身份
    一、个体与社会
    二、享乐的纪想
    三、后现代的认同
    四、原教旨主义的公民
    第6章 公民身份、大众文化与欧洲
    一、公民身份、文化和欧洲——主题与问题
    二、公民身份社会学中的文化概念化——“场地”与“空间”
    三、欧洲:文化与公民身份的问题
    四、文化、欧洲化与政策
    五、欧洲一体与文化政策
    六、体育与文化欧洲化
    七、结论
    第7章 文化公民身份与西欧的城市治理
    一、讨论公民身份的政治语境
    二、公民身份理论与文化概念
    ……
    第8章 文化政策的三种话语
    第9章 女性主义与公民身份
    第10章 公民身份的延伸:文化公民身份与性
    第11章 残疾与文化公民身份:排斥、“整合”与抵制
    第12章 “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青年边缘化
    第13章 种族、多元文化主义与差异
    索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