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国内贸易对大国区域产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国内贸易对大国区域产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 作者:周怀峰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7063
  •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 页数:349
  • 定价:¥24.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10067063
    • 作者
    • 页数
      349
    • 出版时间
      2007年12月01日
    • 定价
      ¥24.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1978年以来,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在迅速迈向贸易大国、投资目的地大国和制造业生产大国的同时,也逐渐加深了经济的对外依赖,中国的经济**特别是产业**问题日益严峻。基于此背景,本书从国内贸易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国内贸易特别是行业内贸易如何影响区域产业成长并逐渐达到产业自立和提高产业竞争力,从而降低产业对外依赖的内在机理。本书在理论分析之后,根据可观察到的国内行业内贸易影响区域产业成长的事实,剖析了中国国内行业内贸易如何影响区域家电产业成长为全国性产业并基本达到自立等案例,*后总结出国内贸易对区域产业成长的主要影响。
    本书认为,贸易需求是产业成长的主要动力,市场需求由国际贸易需求和国内贸易需求组成,在产业成长的过程中不能仅侧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限制,国内贸易特别是区际贸易相对于国际贸易而言并不发达,使得很多本来可以在国内实现的贸易机会转向对外贸易,使人们把过多的目光集聚在对外贸易,过分强调国际贸易而相对轻视国内贸易特别是国内(区域)行业内贸易对国
    文章节选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国由于国内市场庞大,并且由于大国效应的存在,大国不必也不能够像小国那样可以纯粹依靠国际市场来发展经济。大国国内贸易能够激发大国优势,为充分发挥本国产品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等效应提供了独特而有效的温���和舞台,因而大国能够在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的情况下培植自立型的优势产业,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贸易是任何大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经济以内向型发展战略为特征,作为*大的发展中**,不仅对外贸易很少,而且在国内实行各**区域主要依靠各自拥有的要素来维持经济的发展,区际分工和国内贸易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形成了以**区域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局面,国内市场被分割为许多狭小的封闭性区域市场,各区域的经济联系主要以垂直纵向行政划拨为主,各横向的**区域之间商品和要素的流动被严格限制,以致国内各个**区域形成了相对独立封闭的自给型的产业系统①。由于市场范围的限制,商品贸易被局限在特定的狭小市场范围内,区域生产比较优势、专业化等无法发挥作用,国内自由贸易的大国优势经济效应远未得到发挥,难以获取旨在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国内资源配置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市场被人为分割,区域问产业缺乏充分竞争,这严重制约着产品市场的扩大、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难以利用竞争机制优化产业组织,难以涵养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产业远未达到自立。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上,一方面,由于强调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分割的制度惯性,区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因此各区域积极寻求对外贸易,形成较高的区域贸易外向度,使中国已经从一个几乎封闭的经济体发展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国,进出口贸易在短短的20多年内飞速增长(参见本书附录中的表l)。但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同时,伴随的是“中国威胁论”和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特别是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参见本书附录中的表2),一些重要产业(产品)出口依存度更是高得惊人。
    ……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逻辑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本书结构与内容安排
    1.4 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研究文献述评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大国、区域与国内贸易
    2.1.2 产业与优势产业
    2.1.3 产业成长
    2.1.4 产业竞争区域
    2.2 与主题相关的主要文献简述
    2.2.1 贸易与产业成长的关系研究
    2.2.2 国内贸易与发展关系研究
    2.2.3 区域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
    2.3 对现有研究文献的简要评价
    2.3.1 贸易与产业成长关系研究的缺陷
    2.3.2 普遍忽视大国国内贸易对产业成长的作用
    2.3.3 中国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
    2.3.4 关于产业成长动力
    3 基本假设、理论准备和分析框架构建
    3.1 基本假设
    3.1.1 区域行为的假设:理性经济人
    3.1.2 产业成长环境的假设
    3.2 理论准备
    3.2.1 比较优势
    3.2.2 国内贸易影响产业选择与发展的理论
    3.2.3 竞争理论
    3.3 分析框架构建
    3.3.1 分析框架
    3.3.2 对分析框架的简要说明
    4 区域产业生成的状态
    4.1 区域产业的生成和选择
    4.1.1 区域产业的生成模式
    4.1.2 产业区位选择
    4.1.3 产业选择的基准
    4.2 区域产业生成的初始状态
    4.2.1 不存在干预下的区域产业生成
    4.2.2 区域产业政策作用下的区域产业生成
    4.2.3 转轨时期各区域高收益产业选择的状况
    4.3 区域产业过度进入的机理
    4.3.1 理讫模型
    4.3.2 关于过度进入和过度竞争问题
    4.3.3 区域产业竞争的“囚徒困境”
    4.4 区域产业过度进入的结果
    4.4.1 区域产业竞争的“公地悲剧”
    4.4.2 区域产业过度进入:结构趋同
    4.5 本章小结
    5 国内贸易推动区域产业演化和优势产业形成
    6 国内贸易推动区域优势产业扩张
    7 国内贸易影响区域产业成长的案例分析
    8 国内贸易影响区域产业成长的理论总结
    9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相关数据和图表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本书从国内贸易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国内贸易特别是行业内贸易如何影响区域产业成长并逐渐达到产业自立和提高产业竞争力,从而降低产业对外依赖的内在机理。本书在理论分析之后,根据可观察到的国内行业内贸易影响区域产业成长的事实,剖析了中国国内行业内贸易如何影响区域家电产业成长为中国性产业并基本达到自立等案例,*后总结出国内贸易对区域产业成长的影响。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