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
QQ咨询:
有路璐璐:

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

  • 作者:杨云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090006
  •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01日
  • 页数:282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5090006
    • 作者
    • 页数
      282
    • 出版时间
      2007年11月01日
    • 定价
      ¥36.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改革开放20余年来,经济社会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西部民族地区大多处在山区、高原、河谷地带,地理地形复杂,空间区位条件特殊,气候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些因素导致了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较差,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发展的问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缩小与东部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必须实施赶超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后,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个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这一经济发展潮流使全球经济增长的方式越来越依靠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而知识、信息的创造、传播与运用均以人为载体。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实施大规模的扶贫政策以来,按照党**、国务院的部署,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从l986年起就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了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各种因素的相互交织、相互制约,西部民族地区和西部少数民族的
    文章节选
    **章 导论
    **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知识经济与产业革命以来的工业经济一个根本差别就在于“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能动、*活跃的因素,生动地揭��了人在提高生产力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仅有数量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并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当人力资源通过开发,经过数量积累并提升转化为人力资本后,才能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和根本动力。因此,对于一个**,一个地区来说,其发展的根本就是重视自身的人力资源投资、开发与积累,提升人力资本积累存量。
    从国际经济背景来看,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后,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个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这一经济发展潮流使全球经济增长的方式越来越依靠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通过持续的、全面的知识和科技的创新,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促进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和谐统一,而知识、信息的创造、传播与运用均以人为载体。投资和积累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需优先解决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复苏和亚洲“四小龙”的成功正是由于它们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遵循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来确立人力资本投资、积累策略,*终取得了经济的巨大发展,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就国内经济背景而言,在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如何摆脱贫困,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要彻底改变贫困状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我国的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经济、文化和自然等原因,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大多处于相对贫困的状况。西部民族地区如何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从贫困走向富裕,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西部民族地区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以人力资本积累为发展模式,以人力资本积累来推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
    目录
    摘要
    **章 导论
    **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本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理论框架
    **节 西部民族地区及特征
    一、西部民族地区的界定
    二、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
    三、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分布与人口
    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
    第二节 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一、跨越式发展的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跨越式发展的相关论述
    三、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相关论述
    第三节 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积累理论
    一、国外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状况与述评
    二、国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状况与述评
    三、人力资本积累理论
    第四节 本书的理论框架
    一、国内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问题的研究
    二、国内对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问题的研究
    三、本书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现状及成因
    **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状况
    一、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规模
    二、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结构
    三、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效率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一、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投资情况
    二、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投资结构
    三、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率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现状之成因
    一、人力资本积累的观念障碍
    二、人力资本积累的制度障碍
    三、经济发展滞后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障碍
    第四章 人力资本积累与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关系分析
    第五章 人力资本积累与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相关经济分析
    第六章 人力资本积累与西部民族地区非经济因素分析
    第七章 个案分析:历史经验的启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积累
    第八章 西部民族地区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战略选择和政策框架构想
    参考书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