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改革开放20余年来,经济社会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西部民族地区大多处在山区、高原、河谷地带,地理地形复杂,空间区位条件特殊,气候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些因素导致了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较差,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发展的问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缩小与东部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必须实施赶超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后,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个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这一经济发展潮流使全球经济增长的方式越来越依靠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而知识、信息的创造、传播与运用均以人为载体。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实施大规模的扶贫政策以来,按照党**、国务院的部署,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从l986年起就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了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各种因素的相互交织、相互制约,西部民族地区和西部少数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