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詁序
卷一 经隐公至庄公(隐公元年至庄公三十二年)
卷二 经闵公至文公(闵公元年至文公十八年)
卷三 经宜公至襄公一(宣公元年至襄公二十年)
卷四 经襄公二至哀公(襄公二十一年至哀公十六年)
卷五 传隐公至桓公(隐公元年至桓公十八年)
卷六 传庄公至闵(庄公元年至闵公二年)
卷七 传僖公一(僖公元年至僖公二十三年)
卷八 传僖公二(僖公元二十四年至僖公三十三年)
卷九 传文公(文公元年至文公十八年)
卷十 传宜公(宜公元年至宣公十八年)
卷十一 传成公(成公元年至成公十八年)
卷十二 传襄公一(襄公元年至襄公十四年)
卷十三 传襄公二(襄��十五年至襄公二十五年)
卷十四 传襄公三(襄公二十六年至襄公三十一年)
卷十五 传昭公一(昭公元年至昭公五年)
卷十六 传昭公二(昭公六年至昭公十三年)
卷十七 传昭公三(昭公十四年至昭公二十三年)
卷十八 传昭公四(昭公二十四年至昭公三十二年)
卷十九 传定公(定公元年至定公十五年)
卷二十 传哀公(哀公元年至哀公二十七年)
嘉庆十八年吕培跋
道光八十吕朝忠后记
光绪四年洪用懃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