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土壤与肥料
二、土壤与肥料
(一)土壤养分与施肥关系
1.土壤养分。土壤含有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按其溶解的难易程度和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分成5种类型。
(1)水溶性养分。指溶解在土壤溶液中的各种养分,作物是可以直接吸收利用,对作物是高度有效的。
(2)交换性养分。指土壤复合胶体上吸附的各种养分。它们是水溶性养分补给的来源,作物通过根系离子交换吸收。
(3)缓效性养分。指土壤矿物中较易分解释放出来的养分,是有效养分的贮备。
(4)难溶性养分。指土壤矿物中难以分解,不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但这种养分土壤中的含量很高,是作物养分的贮备和来源。
(5)有机态养分。有机质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必须经微生物分解之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吸收土壤中有效养分,待微生物死亡分解之后,这些养分很快释放出来,被作物吸收。由于有机态养分比难溶矿物中的养分容易释放被作物吸收,因此常把这种养分的大部分作为是有效的。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各种农���措施,如改善土壤温度、水分、通气、酸碱度,可以加速土壤难溶性养分向**易溶方向转化,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有利于减少施肥量,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
2.培肥土壤的措施。通常培肥土壤可以采取下述途径:
(1)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根据制约土壤肥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农田基本建设措施治水改土,在改造土壤环境的基础上,培肥土壤,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
(2)利用生物改土。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雨量,减少水、旱灾害,为培肥土壤建立稳固基础。利用绿肥培肥地力,是用地养地,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的有效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