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

  • 作者:尹玲玲 丛书 邹逸麟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78949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322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系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之一种。《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对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文章节选
    各种鱼类的生长繁殖
    鲟(Sturgeon),硬骨鱼纲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鲟科(Acipenseridae)鱼类的统称,属溯河性洄游鱼类。鲟有20余种,中国有7种,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是长江鲟、中华鲟、史氏鲟和鳇。鲟栖息于近海或淡水的中下层,主要摄食无脊椎动物和幼鱼。体型一般均很庞大,一般体长为2—3米。鳇属个体可长达5米以上,重数百公斤,寿命可达100龄以上。中国四川有“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之称。淡水和溯河性种类约各居一半,有些种类兼有淡水性和溯河性两种类型。产卵期一般在春季,部分在秋季。鲟的经济价值甚高,为鱼中上品。肉肥美,供鲜食,熏制后其味更佳。卵珍贵,鱼子酱在欧洲为名贵食品。皮可制革,鳔和脊索可制鱼胶。
    鲥(Macrura reevesii),硬骨鱼纲鲱形目(Clupeiformes��鲱科(Clupeidae)鲥属,名贵食用鱼类,也属溯河性洄游鱼类。因每年定时由沿海上溯人江而得名。鲥分布于中国沿海以及朝鲜、菲律宾、越南。平时生活于海洋,每年春夏之交,生殖群体即出现于中国东南沿海并分别溯入西江、长江和钱塘江,一般在4月底5月初人长江。繁殖后亲鱼即降海,仔、幼鱼在江、湖中索饵生长,秋后陆续降海。鲥入江后,其产卵场附近或江河下游狭窄处都是良好渔场。鲥鳞下富含脂肪,肉味鲜美,为鱼中上品,以鲜食为主。带鳞“清蒸鲥鱼”是名贵菜肴。据《本草纲目》记载,鲥能“补虚劳”,“蒸下油,以瓶盛埋土中,取涂汤火伤,甚效”。
    鲚(Coilia),硬骨鱼纲鲱形目(Clupeiformes)鲱科(Clupeidae)鲚属的通称,属溯河性洄游经济鱼类。刀鲚经济价值较大,又名梅鲚、刀鱼。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沿海一带。成鱼摄食虾和小鱼,幼鱼以端足类、枝角类、桡足类为食。每年2—3月亲鱼开始由海溯江而上进入干流、支流和附属水体进行生殖洄游。仔、幼鱼常在河口区生活,第二年人海生长和肥育。
    河鲀(Oriental puffer),硬骨鱼纲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s)纯科(Tetraodontidae)东方鲀属(Fugu)鱼类的统称,属溯河性洄游鱼类。栖息于近海底层半咸水中,性贪食,主要摄食虾、蟹、贝类及小鱼等。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就,举世瞩目,在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效果。毋庸讳言,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耕地的缩减,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湖泊的淤浅,干旱区荒漠化、沙化的加速,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严重等等环境恶化问题,也十分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时难以避免的现象;有的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无知,采取唐突的措施所造成的后果;有的则是当政者为单纯追求政绩,不计后果,盲目开发引起的环境恶化。以上种种,都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界过度索取或无序干预后所引起,其实质是人地关系的不协调,而这种不协调又往往并非一代人所造成的,而是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和延续性。
    我们谈到人地关系时,所谓的人,并非自然人,而是社会人。不同时期的社会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不一样,对生产技术的掌握不一样,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一样;而我们所谓的自然环境,在历史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同一地区的自然环境,经过长期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再进而言之,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而这种差异的形成,又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因此,我们如果研究当今环境问题,或想在制定保护措施和政策上,有科学的根据,就有必要对我国环境变迁的历史背景作比较深入的了解,对我国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有较深刻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又必须从区域研究人手。
    目录
    总序
    绪论

    上篇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的专题研究
    **章两湖鱼米之乡:产业结构的转变
    一明清两湖渔业概况
    1.河湖水域与水产资源概况
    2.河湖水体的理化特性与鱼类的生长繁殖
    3.明初渔政制度的创设与渔税征收
    4.两湖渔业生产概况
    二湖北地区的渔业与鱼课
    1.渔业课税
    2.渔业经济地位及其变迁
    三湖南地区的渔业与鱼课
    1.明代前期的渔业
    2.明代后期的渔业
    四“渔”、“农”地位的转换:产业结构的转变?
    1.河湖淤废与河泊所裁撤
    2.堤垸围垦与农业拓展
    小结

    第二章过度垦殖与恶性循环:生态环境的演变
    一两湖平原河湖水系格局变迁研究综述
    1.关于泥沙沉积方式与两湖平原河湖水系格局的改变
    2.关于江汉湖群演变的不同看法
    二江汉平原河湖水系变迁举例
    1.明代前期的江汉湖群
    2.明中后期江汉湖群演变的时间特点
    3.明中叶以后江汉湖群演变的空间特点
    三 围垦一湖淤一洪灾的恶性循环与时空特点
    1.围垦一湖淤一洪灾的恶性循环
    2.洪涝灾害的时空特点
    四生态环境与江汉清浊
    1.以往关于两湖平原生态环境与上中游开发的讨论
    2.关于江、汉二水含沙量的相关研究
    3.江汉清浊之逆转

    第三章 官方干预与调控:制度因素的考察
    一河道疏堵与堤防修守
    1.河道疏堵之争
    2.堤防修守之制
    二产业之间与人群之间
    1.“渔”与“农”:产业之间
    2.“土户”与“客民”:人群之间
    三地域之间
    1.江、汉南北及“以邻为壑”
    2.“利益趋同”与“地区协济”
    四官垸、民垸与私垸:利益**之间
    1.官垸、民垸与私垸之区分
    2.私垸弊端与严禁私垸

    第四章两湖水利文化
    一明代水利志书编修举例
    1.内容介绍
    2.资料来源的推测
    3.后修通志的继承与发扬
    二清代水利志书编修举例
    1.作者简介
    2.内容评述
    3.流传及影响
    三川江石坝:“三峡工程”之祖
    1.川江石坝的修建背景
    2.关于陈瑞:川江石坝工程的总设计师
    3.工程组织与管理及其分布、规模与效应
    4.余论
    附都御史长乐陈瑞《川江石坝志略》全文

    下篇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的个案研究
    第五章 沙洲演变、港市变迁及其人工干预
    ——关于明清长江武汉段江面的沙洲演变及其影响的个案考察
    一长江武汉段江面的沙洲演变
    1.问题的提出
    2.偏东岸武昌江面的沙洲演变
    3.偏西岸汉阳江面的沙洲演变
    二科技史的考察:时人对河流水文学与动力学的认识
    1.问题的提出.
    2.对河中沙洲演变和水流特性的认识
    3.运用水文学与动力学原理对沙洲演变进行人工干预.
    4.对江流洲沙与两岸岸线间水文学与河流动力学关系的认识与
    应用
    5.小结及余论
    三长江武汉段江面的港市变迁
    1.东岸港市
    2.西岸港市

    第六章 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堤防协修问题及其争端
    ——以武昌府江夏、成宁、嘉兴、蒲圻四县的长堤协修事件为**
    一四县地缘关系剖析
    1.四县政区沿革
    2.四县河湖水系
    二四县长堤筑防论略
    1.四县长堤兴筑史略列
    2.四县协修制度及其变迁
    3.四县长堤防护区域
    三四县协修争端及其解决
    1.万历三十九年嘉、蒲两县协修争端
    2.乾隆三年江、嘉两县协修争端
    四修防工程的组织与管理
    1.官、绅、民的角色体现
    2.“按亩派夫”与“雇募兴修”及其利弊

    第七章 地质灾害、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
    ——关于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及其影响的考察
    一历史时期新滩的滑坡与崩岸
    1.三峡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地质背景
    2.以往研究的失误和辨正
    3.历史时期峡江新滩的多次滑坡与崩岸
    二交通形势与航道疏凿
    1.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滑坡后
    2.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滑坡后
    三交通**与地方利益的两难选择
    1.宋时期
    2.明清时期
    四江事预防与赈救
    1.江事预防
    2.江事赈救
    五川、湖二省交界地的驿传变迁与改革
    1.明代驿传制度
    2.新滩滑坡后巫山、巴东二县境内的驿传变迁
    3.驿站设置改革难产的原因
    六驿递、交通与军事活动之关系
    图表目录
    图1洪涝灾害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
    图2 1521年《湖广图经志》“江夏县图”
    图3 1794年《江夏县志》“城池图”
    图4 1714年《江夏县志》图
    图5 1733年《湖广通志》“江汉合流图”
    图6《湖广图经志》“汉阳府图”
    图7嘉靖《汉阳府志》“汉阳府图”
    图8康熙《湖广武昌府志》《图考?嘉鱼县图》
    图9四邑公堤历史变迁示意图
    图10光绪《嘉鱼续修堤志?堤图》
    表1 明万历年间全国岁收鱼课数及各省百分比
    表2明万历年间湖北地区各府课税额及鱼课百分比
    表3 明万历年间湖北地区各府赋税额及鱼课百分比
    表4清康熙二十二年全国岁收鱼课银及各省百分比
    表5清光绪年间全国岁收鱼课银及各省百分比
    表6明万历年间湖南地区各府课税额及鱼课百分比
    表7明万历年间湖南地区各府赋税额及鱼课百分比
    表8明代两湖平原各府州河泊所分布及裁革变迁
    表9明代江汉平原各府州河泊所分布及裁革变迁
    表10荆州府各县河泊所分布
    表11沔阳州河?白所位置分布及裁革情况
    表12汉阳府各县河泊所分布
    表13德安府河泊所位置分布及裁革年代
    表14江夏县辖下各里一览表
    表15咸宁县辖下各里一览表
    表16明清时期嘉鱼县辖下都里一览表
    表17宋明时期蒲圻县辖下乡里一览表
    表18清代蒲圻县所辖乡团一览表
    表19江夏县境内诸湖及其与周边地缘关系
    表20咸宁县境内河川湖泊经流汇注情形
    表21嘉鱼县境内河湖水系及隶属河泊所情形
    表22四县长堤历次修筑情形
    表23四县长堤防护范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