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QQ咨询:
有路璐璐: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 作者:(美)黄宗智
  •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
  • ISBN:9787101023145
  • 出版日期:2000年06月01日
  • 页数:458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1350至1950年长达6个世纪的蓬勃的商品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以及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集体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先进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农业长期徘徊在糊口的水平。只是到了20世纪g0年代,质的发展才真正在长江三角洲农村出现,并使农民的收入相当程度地超过了维持生存的水平。本书旨在探讨长江三角洲农民糊口农业长期延续的过程和原因,及其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将着重分析农民的生活状况,而不是整个经济的毛收入或全部人口的人均收入。**在于一个特定地域和社会**的发展与不发展,及其对中国历史总体、以及对农民社会和经济的各派学术理论的意义。
    目录
    中文版序
    **章 导论
    **编 1949年以前
    第二章 长江三角洲的生态系统
    第三章 商品化与家庭生产
    第四章 商品化与经营式农业
    第五章 商品化与过密型增长
    第六章 农民与市场
    第七章 帝国主义、城市发展与农村过密化
    第八章 两种类型的村社
    第二编 1949年以后
    第九章 旧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造
    第十章 集体、家庭与副业生产
    第十一章 农业的增长与发展
    第十二章 乡村工业化
    第十三章 乡村发展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斗争
    第十四章 半农半工的村庄
    第三编 结语
    第十五章 一个总结
    第十六章 几点思考
    附录A 长江三角洲8个村庄的社会经济轮廓
    附录B 长江三角洲的人口与耕地面积
    附录C 明清和民国时期上海地区镇市的形成与演变
    附录D 华阳桥种耔场大队的农业外就业(1950一1985)
    附录E 华阳桥公社以及中国乡村总产值构成的变化
    附录F 集体、联户和个体企业的收入
    引用资料
    访问座谈
    约谈村民
    引用书刊目录
    附表目录
    正文袭
    附录表
    地图目录
    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让会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