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针刀医学发展简况及基本概念
针刀医学(Acupotomology)的理论与实践是近60年来人类医学史上的八大高新技术之一[1]。
28年前,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朱汉章大夫,用9号注射针头代替手术刀成功的松解一位患者手部肌肉的粘连,并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小针刀。1976年发明针刀疗法
1978年江苏省卫生厅将其列为**医学科研课题,并在南京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南京铁道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进行临床研究,1984年通过江苏省卫生厅鉴定,
1985年批准向全国推广。
1993年中华中医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成立。近10年来,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等15个**和地区相继成立了针刀医学会。有40多**和地区都成立了针刀诊疗机构。
2003年9月通过**中医药局组织的关于针刀疗法的听证鉴定会,针刀疗法正式被命名为针刀医学,并确定为一门医学新学科。
2004年9月,经**民政部批准,正式筹建世界中医联合会针刀医学会。为针刀医学进入世界主体医学搭建了新的平台。
针刀医学专著,如《小针刀疗法》、《针刀医学临床诊断和**》、《针刀医学原理》等,已被60多本著作引用;《小针刀疗法》一书现已被翻译为英���版、韩文版、法文版等多种文字的版本,在全世界发行已达12万册;作为**高等医学院校正规教材的《针刀医学》已于2003年出版,供全国各大医学高校培养大学本科学生使用。在学科带头人朱汉章教授的带领下,针刀医学系列教材、系列丛书将会在明后年陆续出版。
据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会的统计,目前,中国从事针刀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已有十万余人,培养的外国医生也有三千余人,每天在国内接受针刀**的患者约五十万人次以上。
针刀医学将东方文化的抽象思维和西方文化的形象思维融合在一起,在西方医学面临困惑,而东方医学又难以让西方人接受,人类呼唤不开刀和没有毒副作用的**方法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前世界针联主席王雪苔教授指出:中医走向世界,针刀*有前途。 针刀医学可谓是医学领域内近期逐步发展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把祖国传统医学中有关针刺疗法技术和理论与现代医学中外科手术技术和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方法。运用于临床,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适宜于基层推广应用。特别对一些适用范围之内疑难病症的诊治,效如桴鼓,深受病员接纳和赞许。我省近几年来将针刀医学技术广泛应用,专业技术队伍逐渐扩大。为了团结广大针刀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学术技术水平,促进针刀医学不断发展和提高,我省中医药学会于2003年成立了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并把目前我省针刀医学技术发展、运用较好,技术力量较强,*具针刀诊治特色的四川康骨医院作为挂靠单位和人才培养的科学研究基地。
该院陈关富、赖志刚志两位针刀医学专家,集多年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和潜心探研的心得体会,著述成《实用针刀术》。此书在针刀医学领域内具有较高水平,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既有系统理论,更有实际操作方法。该书实用性很强,易读易懂,是广大针刀医学工作者和学习针刀医学的爱好者可参考、借鉴的一部可读之书。该书问世必将推动针刀医学的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