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多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究
——济南大学法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刘楠 丛晓峰 王丽芳①
教学质量是学校根据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反映。教学质量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对多种指标的综合性反映。它既反映学校的智力水平,也反映学校德、体、美、劳的综合水平;既反映教师队伍水平,也反映学生学习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等。同时,教学质量也具有差异性,不同学校由于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水平、生源素质、设备技术条件、规章制度等不同,其教学质量水平也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不同的教学质量反映了不同学校的不同办学水平,而教学质量保障是教学管理的核心。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就是如何使高等学校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达到*好的效果,其实质就是对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的管理。质量是大学教学管理的内在目的,而建立在先进教育教学思想基础上的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大学关注的焦点。
一、教学质量生成模式
教学质量的生成是一个复杂过程,有自身的生成模式。教学质量生成模式是指教学质量生成的主要方式,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式,即教学质量的教师生成模式、教学质量的学生生成模式、教学质量的技术生成模式。 若我们要对某个事物予以特别的关注与重视,那么一般是基于对该事物价值与意义的认识。该命题的逆命题亦成立,即倘若认识不到事物的价值与意义,那么我们也往往会忽视该事物的存在。然而,认识事物的价值与意义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其往往被遮蔽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像参禅一样去祛除雾障,然后方可参透禅理。从某种角度来说,虽然我们对于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有所重视,但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价值与意义,有时甚至可能会闹出像韩非子“和氏璧”寓言般的故事来,即未将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作为一块好“璧”来对待。而今,从某种角度来说,大学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高低决定着这所大学教育教学实际水平的高低。既然“遮蔽”影响到我们对于大学教育教学价值与意义的认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共同揭示在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存在着的一些有趣的效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