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长征中的重大战略抉择/长征系列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长征中的重大战略抉择/长征系列丛书

  • 作者:徐占权 徐婧 徐占权
  • 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801378149
  •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01日
  • 页数:307
  • 定价:¥34.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今天,重温红军长征的历史,不仅是为了表达对长眠于长征路上的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更是为了继承和发扬红军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好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回顾红军长征史,对读者来讲,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心灵涤荡过程。为红军的英雄事迹所感动,更因长征精神的撼动心魄而不能自己。《长征中的重大战略抉择》力图从多侧面、多视角反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再现世界军事史上这一伟大壮举,讴歌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这一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文章节选
    被迫长征
    红军长征,是中共**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情况下,*初被迫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使红军离乡背景,踏上了漫漫征程,付出了极其沉痛的代价。
    蒋介石纠集73个师又14个旅,实施“堡垒”战术“围剿”红军。彭德怀痛斥牵德等“崽卖爷田心不痛”
    1933年5月,国民党蒋介石撤销赣粤闽边区“剿共”总司令部,在南昌设立全权处理赣粤闽湘鄂5省军政事宜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并在美、英、日等帝国主义支持下,开始部署对**苏区的第五次大规模“围剿”,并亲自坐镇南昌指挥。
    这次“围剿”,蒋介石继续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从政治上,厉行保甲制度和“连坐法”,加强地主武装建设,强化其反动统治;军事上,采取��久战、“堡垒主义”新战略和“以守为攻,乘机进剿,主力合围之法,兼采机动之师,远探密垒,薄守厚援,层层巩固,节节进逼,对峙则守,得隙则攻”等原则,实行堡垒推进,步步为营,逐步压缩苏区,迫使红军与其决战,彻底消灭红军;经济上,控制交通,实行贸易禁运,对苏区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并加紧同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勾结,肆意进行横征暴敛,竭力筹措“剿共”经费,购买飞机、大炮,等等。为达此罪恶目的,他还聘请外国军事顾问、改编了部队、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普遍构筑堡垒封锁线等。
    这次“围剿”,蒋介石还先后调集100万兵力,其中用于“围剿”**苏区的兵力达50万之多。并将其区分为北路、南路、西路军。后来又以“讨伐”第19路军的部队组成东路军。顾祝同任北路军总司令,蒋鼎文任前线总指挥,下辖3路军,共33个师另3个旅,是“围剿”**苏区的主力。 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应军事科学出版社之邀,我们编撰了长征系列丛书一套四本:《长征中的重大战略抉择》、《国民党将领看长征》、《见证长征的外国人》和《长征中的女红军》,力图从多侧面、多视角反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再现世界军事史上这一伟大壮举,讴歌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这一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是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导.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而被迫举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时值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国运动不断高涨,中华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向全国发出了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号召,提出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并广泛地动员和组织抗日救国运动。然而,国民党蒋介石置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地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动百万大军“围剿”红军和苏区。其中以50万重兵直逼**苏区。当时,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导,**苏区持续一年之久的第五次反“围剿”*终失败,**红军被迫于1934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随后,红25军、红四方面军,红2、红6军团(即后来的红二方面军),亦相继撤出鄂豫皖、川陕、湘鄂川黔苏区,踏上了长征之路。
    目录
    引子
    被迫长征
    战略转兵
    历史转折
    神来之笔
    北上抗日
    奠基之礼
    民族之光
    南下碰壁
    团结北上
    三军会师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