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会是博览活动*广泛的形式,它是指用固定或巡回方式,公开展出各种产品、手工业制品、艺术作品、图书、图片,以及各种重要实物、标本、模型物,供参观、欣赏的各种临时性组织。展览的分类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展览的内容,即展览的本质特征,包括展览的性质、内容、所属行业等;二是展览形式,即属性,包括展览规模、时间、地点等。
(1)展览性质。分贸易和消费两种性质。贸易性质的展览是为产业即制造业、商业等行业举办的展览。展览的主要目的是交流信息、洽谈贸易。消费性质的展览基本上都展出消费品,目的主要是直接销售。展览的性质由展览组织者决定,它可以通过参观者的成分反映出来:对工商界开放的展览是贸易性质的展览,对公众开放的展览是消费性质的展览。具有贸易和消费两种性质的展览被称作是综合性展览。经济越不发达的**,展览的综合性倾向越重;反之,经济越发达的**,展览的贸易和消费性质分得越清。
(2)展览内容。分综合展览和专业展览两类。综合展览指包括全行业或数个行业的展览会,也被称作横向型展览会,比如工业展、轻工业展;专业展览指展示某一行业甚至某一项产品的展览会,比如钟表展。专业展览会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常常同时举办讨论会、报告会,用以介绍新产品、新技术等。
(3)展览会规模。分国际、**、地区、地方展,以及单个公司的**展。这里的规模是指展出者和参观者所代表的区域规模,而不是展览场地的规模。不同规模的展览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
(4)展览时间。分定期和不定期--定期的有一年四次、一年两次、一年一次、两年一次等,不定期展则是视需要而定;也可分为长期和短期--长期可以是三个月、半年甚至常设,短期展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在发达**,专业展览会一般是三天。在英国,一年一次的展览会占展览会总数的3/4。展览日期受财务预算、订货以及节假日的影响,有旺季、淡季。根据英国展览业协会的调查,3~6月及9~10月是举办展览会的旺季,12~1月以及7~8月为举办展览会的淡季。
(5)展览场地。大部分展览会是在专用展览场馆举办的。展览场馆*简单的划分是室内场馆和室外场馆。室内场馆多用于展示常规展品的展览会,比如纺织展、电子展等;室外场馆多用于展示超大超重展品,比如航空展、矿山设备展。在几个地方轮流举办的展览会被称作巡回展。比较特殊的是流动展,即利用飞机、轮船、火车、汽车作为展场的展览会。
提起展览会,很多时候人们会想到,为什么要举办这个展
…… 在现代社会,以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为首的各种博览活动已形成了相关产业,显示出强劲的经济拉动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世界博览会是新思想、新理念、新文化、新创造、新产品的伟大集会。它以人类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以人类文明交流、参展**各自形象的提升为基本目的。
1851年,**届世博会诞生在英国伦敦。150多年来,世界工业七强在各自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其工业化进程中和现代化的道路上,无不通过一次乃至数次世博会的举办来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美国在过去的150多年中,从东部的纽约到西部的旧金山,共举办过14届世博会。日本从1945年世界的战败国到1983年跻身世界综合国力第二强,走过了38年的道路,而这38年中的一个重要驿站就是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大阪世博会吸引了6 400万人参观,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参观人数之*。
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直接导致“博览”话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持续的热点,国人对世博会的巨大推动作用期望甚高。在主流的声音中,2010上海世博会,作为一个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标杆,将引导上海向新的高度冲刺。就世博会而言,它不仅仅是展示人类文明发展的平台,也为当代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或一种思路,或一种可能的尝试。上海取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其准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发展理念的创新、城市精神的提升和民族文化的升华过程。
在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各种类型的国际国内技术交流会、商品交易会、信息发布会、经济研讨会等会议逐年增加,多种集商品展示、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功能为一体,并具备信息咨询、投资融资和商务服务等配套功能在内的综合性展览展销会和经济博览会也纷纷出现,其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世界上许多**,博览业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城市张扬,它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聚焦了全球的眼光,并日益成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参考值。博览业的蓬勃发展,可以促进城市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并牵动**、第二产业发展。近年来,努力发展博览经济,以博览兴市,已成为许多城市经济腾飞的**之路,尤其对于那些交**利,基础设施健全,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城市,发展博览经济常常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国际博览会联盟(UFI)的一份报告认为,一个城市或地区如果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人均收入在世界中等以上、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制造业且过半、外贸总额占GDP的相当比重、行业协会的力量相对较强,那么博览经济就会在这一城市得到强势增长,并发挥相关的积极作用。
中国的博览经济与国外发达**相比在产业规模与结构、展览场馆规模、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博览活动的组织管理、专业博览人才、博览品牌以及相关法规的完善程度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中国博览经济还存在许多羁绊,如缺乏行业管理,展览市场存在恶性竞争,场馆设施软硬件不配套,经营意识不强,服务水平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