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京旗人家(儿女英雄传与民俗文化)
QQ咨询:
有路璐璐:

京旗人家(儿女英雄传与民俗文化)

  • 作者:李婷
  •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7065544
  •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01日
  • 页数:273
  • 定价:¥2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儿女英雄传》问世百余年来,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有关的研究文著****,范围也仅涉及作品著者、版本考订、思想性、语言艺术等等,极少有人关注到其中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面对《儿女英雄传》这样一部反映了清后期满汉文化的交融的小说,作者研究的视野定位在由“文学”反回“历史现象”上,旨在《儿女英雄传》为文本,尝试以书中的汉军旗人安家为例,结合其他史料,从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研究清代后期旗人的生活、思想和心理状态,并对其中所蕴含的满族民俗进行阐释。
    本书分九章,从汉军旗人家庭、八旗生计、衣食住行、日常礼俗、家庭用语、宗教信仰、文化性格及族群意识等方面解析清代嘉庆、道光时期京旗官宦家庭中所蕴含 的满文化。
    文章节选
    书摘
    倒红毡、射三箭、迈鞍子、过火盆这一系列动作,是从新娘下轿到入洞
    房之间的仪节。《啸亭杂录》有如下记载:“五鼓,鼓乐娶妇至男家,竟夜
    笙歌不绝,谓之响房。新妇既至,新婿用弓矢对舆射之。新妇怀抱宝瓶入坐
    向吉方。及吉时,用宗老吉服致祭庭中,奠羊、酒诸物。宗老以刀割肉,致
    吉词焉。无内亲兄弟陪送,喜轿过房前,过火盆,倒红毡;跨马鞍;新妇抱
    瓶出轿。”
    倒红毡,即把红毡铺于喜轿通向新房的地面上,因红毡从屋外往里铺,
    一块接一块铺,故有此称。喜轿到院门后,有一系列满俗,如新娘“进门迈
    鞍子、过火盆、迎喜神,避太岁”。娶亲轿子进门,P133
    新娘何玉凤由娶亲、送亲女眷分别从两侧搀扶,顺铺好的红毡人院。大
    门口放一只炭火盆,新娘跨盆入院。又是一阵响房,新人叩拜之前,先要射
    三箭。对此书中有极生动的描写:“只听得一声弓弦响,哧的就是一箭,从
    轿子左边儿射过去;接着便是第二箭,又从轿子右边儿射击过去;说时迟那
    时快,又是第三箭,却正正的射在轿框上,噔的一声,把枝箭碰回去了。”
    (第二十七回)接着新人行一跪三叩礼,上祠堂拜祖先,行两跪六叩礼。
    女家准备苹果两枚,一枚由新妇抱持,一枚放置轿底,取其平安之意。
    何玉凤左手攥着一个小金如意,右手攥着一个小银锭儿,嘴里咬了一口苹果
    ,如意是满人的吉物,取吉利之意;苹果取汉字谐音“平安”。新娘人洞房
    前,门槛上放马鞍一只,从上跨过称“平安入门”。进洞房后揭盖头,书中
    描写玉凤“姑娘在盖头里低着头看着地下,只见眼前来了一双靴子脚,又见
    张姑娘一手拈起个盖头角儿,一手把着新郎的手,用一根红纸裹的新秤杆儿
    ,把那块盖头用新秤杆儿往上只一挑,挑下来,姑娘好眼亮啊!”(第二十八
    回)然后新人双双叩见父母翁姑,抱瓶照镜入洞房。P134
    目录
    总序(陈文新)/l
    《儿女英雄传》导读/1
    **章 绪论/1
    **节 《儿女英雄传》是部旗人社会小说/2
    第二节 有关《儿女英雄传》的研究/1l
    第三节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儿女英雄传》/25
    ……
    编辑推荐语
    满族,一个**的民族,自从清朝入关统治了整个中华大地之后,就一直受到众人瞩目,其生活更是为平民百姓所好奇。本书就从旗人社会小说《儿女英雄传》入手,对旗人的家庭、生计��衣食住行、家庭礼仪、家庭用语、宗教思想、文化性格和族群意识,进行了细致研究。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