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运输经济学概述
学习目标
理解运输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了解运输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理解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熟悉经济学的常见逻辑错误。
1.1 运输经济学概述
1.1.1 运输与经济学
运输(transport),指的是人或者货物通过运输工具经由运输网络,由甲地移动至乙地,完成某个经济目的的行为。简单地讲,运输是在一定范围内人与物的空间位移。需要说明的是,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人与物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几乎无所不在,但并不是所有的人与物的位移都属于运输经济学探讨的范畴。经济活动引起的物质移动有很多,除了一般了解的货物运输,还有输电、输水、供暖、供气,还有电信部门传输的信息等等。这些物质移动也产生物质位移,在一定意义上说与���物的移动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太大区别,而且其中有一些电确实就是从货物运输中逐渐分离出来的。但是,由于输电、输水、供暖、供气和电信传输都已各自拥有独立于交通运输体系的传输系统,它们完成的物质位移不再依赖于人们一般所承认的交通运输工具,因此这些形式的物质位移不包括在运输领域中。
在自然经济社会中,生产、生活所需要聚集的必要要素种类少。因此,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域小,且在大地域范围内的流通频度也很低,只在一窄小范围之中相对较高,所以在这种社会中经济是以“板块割据”的形态出现。由于自然经济社会生产产品的单调而导致各经济板块具有同质性,经济的同质性则使其流通域中的流通频率低,强度小,这时的运输并非现代意义上一种产业。因此,有学者认为,包括运输经济学在内的任何一种经济学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只有当流通的涉及面广、强度大、方向复杂、频繁重复时,研究其有效性才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