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区域经济学30年论文精选(1978-2008)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区域经济学30年论文精选(1978-2008)

  • 作者:李晓西 郑贵斌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097944
  •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01日
  • 页数:722
  • 定价:¥6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会议上学者们精选出30年来区域经济学论文60篇,通过了近800篇论文的目录索引,诸公建议将此与会议演讲实录一并汇集成书。
    文章节选
    泰山论坛圆桌会议纪要——30年论文及索引遴选
    主持人——李晓西教授:
    各位嘉宾及朋友,大家好!现在泰山论坛讲演开始。
    由于有23位教授讲演,因此每人发言只有8分钟的时间。大家来了,论坛希望让每个人都能展示自己的风采。奥运会很精彩,伦敦节目只给了8分钟。我们也是8分钟。同样的舞台,同样的精彩。
    论坛讲演建议有五个主题。一是讨论未来5~10年我们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趋势,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到底是分还是合,还是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等等。二是区域经济学中,国际区域部分的分析与讲解将处于什么地位?因为我们发现区域越来越多,像欧盟、非盟等等都是区域。世界经济学到底和区域经济学有什么区别?三是区域经济学中,企业、家庭区位选择的分析与讲解将处于什么地位?我们看到在西方区域经济学中,这是一个**。四是区域经济学中,数理分析部分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否需要适当规范?五是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受中国区域经济实践发展的影响,主要会有哪些方面?学术能超前吗?能超几步?另外补充一点,就是海洋问题。现在的区域经济学教材里面没有这方面内容,需要考虑。
    *后预祝讲演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谢谢大家!
    西南财经大学丁任重教授:中国区���经济实践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学的影响
    首先感谢山东人民。我们学校在四川,这次地震中间损失*大的是北川县,县城基本上夷为平地。北川县的对口支援省是山东省。山东省不仅出钱还出人,有部队、有志愿者等。山东支援者都穿着迷彩服,在那里非常显眼,我看了非常感动。二是感谢组织这次会议的山东社会科学院。这个会议把大家聚在一起,一同展望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未来。我想谈的是第五个题目,就是中国区域经济实践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了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
    ……
    目录
    泰山论坛开幕式
    “泰山论坛——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讲演实录
    泰山论坛圆桌会议纪要——30年论文及索引遴选
    关于风象在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中的运用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逐步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域专业化
    关于我国经济区划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以上海经济区为例
    我国的地区工业体系问题
    二O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
    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及其对策
    **城市改革及其在新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城市改革十年总结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选择
    论工业变化的综合研究——以澳大利亚制造业为例
    我的空间经济观
    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
    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区域对策初探
    中国资源配置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区域发展战略
    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政策选择
    主导产业及其区域传导效应分析
    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思路
    九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
    借鉴美国区域经济政策 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差别
    东、中、西的经济差距与中西部的发展
    区域层次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模式的初步研究
    企业组织与区域成长的经济分析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与空间转移特征及其机制研究
    经济**、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
    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
    中国的转轨经济和江浙模式
    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分工问题研究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周边地区城市定位研究——以苏州、南通为例
    梯度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
    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效果与问题探讨
    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
    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未来趋势
    **区域经济政策:缘由、评估及局限性
    论节点走廊模式对中国城镇体系规划的适用性
    衍生型集群: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产业集群生成机制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区域经济效应
    我国人口城市化区域发展静态与动态比较研究
    国际区域经济发展中边境城市职能的完善
    京沪区域创新系统比较研究
    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观察和检验
    台商投资大陆的区位选择分析与实证研究
    海洋资源开发战略位理论与开发战略整合
    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新特征
    区域主体、空间自组织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十问区域协调发展的政府行为
    对外开放,贸易成本与中国制造业聚集
    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
    城镇化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一个基于中国实际的内涵解析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论区域和谐的战略意义与实现途径
    中国沿海与内陆间经济影响的反馈与溢出效应
    我国外向型制造业集群发展和研究的新视角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环渤海地区振兴
    有关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些思考
    论中国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
    与时俱进: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
    区域经济学期刊论文索引(1978—2008)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