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底层技术及框架
第4章 蓝牙
4.1 蓝牙技术概述
蓝牙是一个通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目前蓝牙设备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而未来它可以工作在其他频段上。蓝牙技术以资源受限为设计的核心,比如,要*小化蓝牙设备的能量消耗,而这也正是移动设备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人们起初认为蓝牙技术可以替代两种常用的有线接口叫S.232串口以及移动电话和耳机间的有线接口。然而随着蓝牙技术的发展,它也将替代其他的有线接口:立体声、视频并口、USB和以太网。
蓝牙技术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保证所有的设备具有相同的底层功能,,而不是一个“智能”主机和多个相对“非智能”设备,比如以“一��主机,多个外围设备”为原则设计的USB。而这一点在USB的OTG(On-The-Go)标准中得以修改,然而,这需要在所有的设备中添加额外的功能进行支持。蓝牙设备的这种对称结构带来的一个好处是通信可以由任意一个设备发起,而且可以用于各种场景,比如P2P通信,而这很难在有主机存在的结构中实现和配置。
蓝牙的另一主要特点是支持“网络架构”,这考虑到许多端到端通信的应用情况,比如移动电话和耳机之间的连接,并且规定了实现这些用例的标准方法。蓝牙的这一优点在于不需要专门的驱动,而如果需要的话,那么所有的蓝牙设备都需要存储可能要与之通信的相关设备的驱动。尽管典型的蓝牙架构的概念在描述一个用例时要比USB设备类的概念更进一步,但仍可以参照USB中的设备类的概念来理解蓝牙架构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