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纣王题诗启世变
商朝的第二十七位统治者是帝乙。帝乙有三个儿子,分别称作微子启、微子衍和寿王。有一年,帝乙带着文武百官在御花园里观赏牡丹,突然间飞云阁的一根大梁塌了下来,寿王以一人之力托起那根大梁,换了一根结实的柱子作支撑,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由于寿王救驾有功,帝乙立寿王做太子。
帝乙驾崩以后,就由寿王继承了天子之位,称作纣王,定都朝歌。
纣王不仅力大无比、武功了得,而且,在一班得力的文臣武将的辅佐下,将天下治理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当时,朝内文官由纣王的叔叔比干和太师闻仲领衔,武将以武成王黄飞虎为首,文武官员大多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而商朝的广袤疆土分别划分给八百个诸侯治理,这八百诸侯分别由据守四方的四大诸侯率领,这四路大诸侯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当然,纣王的统治也称不上**,在朝内任用了几个奸佞大臣,比如费仲和尤浑,但是因为有其他众多贤良大臣的制约,在纣王统治的初期,费仲、尤浑二人也没有给纣王施加多少坏的影响;在地方上,偶然有诸侯叛乱,也不会动摇纣王统治的根基,比如在纣王继位的第七年,以袁福通为首的北海七十二路诸侯造反,纣王便派太师闻仲去征讨,料想闻太师率领大军一到,叛乱自然可以平息。
纣王眼见天下太平、万民乐业,不免有些骄傲,于是在言行之间生出一些不适当的举动,而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自己不检点的行为,引发了一场持久的、由人和**共同参与的战争,这场战争在人间造成的结果,就是商朝覆亡、周朝立国;同时,战争也导致了**界的一场浩劫,**界的变化以姜子牙登台封神而告终。
话说纣王早朝登殿,会见大臣,询问是否有什么重大国事需要商定。宰相商容建议纣王去女娲宫进香祭祀。商容告知纣王,女娲不仅是上古补天的神女,而且还是保佑朝歌的福神,纣王理当在三月十五日这**,也就是女娲寿诞之时去进香,为天下祈福,求女娲娘娘保得风调雨顺、百姓安居、国运长久。纣王认为商容言之有理,就采纳了商容的建议。
在女娲寿诞纪念日当天,纣王带着大臣们浩浩荡荡地进了女娲宫,毕恭毕敬地焚香祭祀之后,纣王开始观看女娲宫中的华丽景象,当然也就看到了女娲的塑像,那塑像栩栩如生,将女娲娘娘的国色天香表现得****,不由得令人以为是仙女下凡,而纣王看到这塑像,竟然浮想联翩,寻思道:“想我贵为天子,四海大地都在我的统治之下,可是看看后宫那些嫔妃,竟然没有一个像女娲娘娘这样美丽。”纣王一时兴起,便在女娲宫的墙壁上题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娉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这诗的意思是说:“女娲娘娘生得如此美丽动人,只可惜立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尊塑像,如果您能幻化成活泼泼的真人,来宫中与我一起生活,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而快乐的事情啊!”
宰相商容看了纣王的题诗,认为纣王的举动有些出格,便启奏说:“天子写这样的诗,实在是不妥!女娲娘娘是上古正神,福佑大王和万千子民,陛下您来女娲宫进香,也是祈求娘娘能够继续福佑天下太平,可是,您刚刚题写的这一首诗,完全没有对神灵的尊重,充满了轻慢之意,请大王还是用清水把诗洗了吧,否则,一方面冒犯了神灵,恐怕上天会降罪于您,另一方面,您在神殿题诗的事情给天下子民知道了,恐怕会被人们议论您失德啊!”
纣王说:“朕是看到了女娲娘娘风华绝代的容貌,心生赞叹,题诗一首,乃是由衷的赞美,哪有什么亵渎的意思,即使让万民看到,这首小诗也只是对女娲娘娘不凡容貌的一个见证罢了。爱卿真是多虑了!”
众文武听纣王如此一讲,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跟随纣王回朝,结束了这一次进香祈福的活动。
纣王以为不碍事的一首诗,却惹恼了女娲。女娲娘娘在天界巡游之后,回到自己的女娲宫,刚刚坐定,就看到了纣王的题诗,一股怒火油然而生,说道:“这个纣王真是可恶,统治天下而不注重个人德性的修养,不知道敬畏上天,现在竟然题诗亵渎于我,如果不给他个报应以示惩戒,他是不会把我这个神灵放在眼中的!”女娲娘娘越想越恨,骑着青鸾飞向朝歌,要找纣王算账。
女娲来到朝歌城的上空,正待寻找纣王,被地上升起的两道红光挡住了前进的路。女娲娘娘细细分辨,认出两道红光之下是纣王的两个儿子,大的叫殷郊、小的是殷洪,二位殿下正要去参拜纣王。女娲娘娘冷静下来,仔细推算,知道纣王和商朝还有二十八年的气运,如果自己立刻惩罚纣王,实在有违天命,于是闷闷不乐地回了女娲宫。
虽然找纣王算账不成,但是女娲也不会就这样咽下心中的一口恶气,她思量了一番,命令彩云童子取来她的金葫芦,揭开盖子,放出了葫芦里的“招妖幡”,只过了片刻,天下各地的妖精就都来到了女娲宫,等待女娲娘娘的差遣。女娲吩咐彩云童子,去把轩辕坟里的三个妖精叫进来,然后把其他的都遣散了。这三个妖精,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女娲对她们说:“商朝的气运即将结束,西方的周武王会取代纣王来统治天下,这是不可违抗的天意,你们三个先变成人形,混迹在纣王的后宫,迷惑、麻痹纣王,等待武王起兵讨伐纣王的时候,好给予周武王应有的帮助,成功之后,我保证你们修成正果,不再做妖。只是有一点,你们必须牢记,不能残害百姓、荼毒生灵。”三个妖精听女娲如此吩咐,立刻谢恩,化作清风散去。
女娲娘娘这边在安排如何惩罚纣王,那么纣王呢?纣王在女娲宫题写了亵渎神灵的诗,非但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因为看到了女娲的神像,开始变得魂不守舍起来,成天只是想着,到哪里可以找一个女子陪在自己身边玩乐,而且,这个女子一定要美丽动人,就像女娲娘娘一样。纣王苦恼了很多天,几乎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突然,纣王灵机一动,想起来自己还有很多大臣,自己解决不了、想不明白的事情,正可以找他们来参谋策划啊!想来想去,纣王就吩咐人,去把费仲找了来,让他给出一个主意。
费仲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对于安邦治国、带兵打仗可谓是一窍不通,他所擅长的事情,只有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当明白了纣王对女娲娘娘的爱慕之情以后,费仲说:“陛下富有四海,天下的一切万物都属于您,女娲娘娘是在神界,无论怎样倾慕,终究人神远隔,但是,在人间找一个貌美不亚于女娲娘娘而且品德贤良的女子,对您来说,算不上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至少,我费仲就知道,冀州侯苏护有一个女儿,名叫妲己,真称得上是绝色天姿,而且生性贤淑,您若将那女子征人宫中,与您生活玩乐,岂不胜过现在每天思慕那一尊冷冰冰的泥像?”
要知道,一个女子进宫,看上去是有荣华富贵可享,可实际的情况是,一个女子被征召,进入宫廷,往往意味着个人不幸的开始。因为在纣王的后宫,有成百上千个美女,纣王不会始终关心、宠爱某一个人,一旦纣王对谁没有了兴趣,那么她就会被幽闭在后宫里,一辈子孤独。所以说,费仲给纣王出的点子,是个十足的馊主意。那么,费仲为什么要给纣王**苏护的女儿呢?原来,各地诸侯都知道费仲和尤浑是纣王身边的奸臣,向来不干什么好事,但是这些诸侯里的大部分,对费仲、尤浑二人都有几分惧怕,因为这二人近在纣王身边,瞅机会就给纣王进谗言,用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来诬陷身在外地的诸侯,于是,为了不得罪这两个人,诸侯们纷纷给费伸、尤浑二人送礼,希望二人不仅不说自己的坏话,而且还请他们二人在纣王面前为自己多多美言;相对于那些巴结奸臣的地方诸侯,冀州侯苏护乃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大忠臣,对费仲、尤浑二人,他是向来不买账,自然就遭到了费仲和尤浑的记恨,二人一直都想着怎么找到一个机会,好好惩治一下苏护,这回可好,正赶上了纣王动坏心眼,给了他们一个报复苏护的机会。
纣王听了费仲的一番话,真是心花怒放,哪里知道费仲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他巴望着快快找一个像女娲娘娘一样的美人,来纾解自己的相思之苦。纣王满心欢喜,兴冲冲地传旨,宣冀州侯苏护立即进宫,迫不及待地要向人家讨女儿。
人物点击
女娲
在中华民族的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是*为尊贵的神灵之一。女娲创造了人类,她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守护、关心着人类——在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的战争中,战败的共工异常愤怒,撞倒了支撑天地的不周山,结果天空裂了一个大口子,大地也龟裂了,天火降临人间,洪水在大地上泛滥,各种龙蛇猛兽残害人类,是女娲采集了五色石,把它们熔化成浆,补好了天空,又止住洪水、降服了龙蛇猛兽,*后砍下一只大龟的四只腿,重新把天空支撑起来,所以,女娲**不允许被亵渎,人们处处建立女娲娘娘的庙宇,来感激她对人类的恩德。纣王虽然是人间的*高统治者,但他也是被女娲娘娘庇佑着,骄傲的纣王以为自己拥有无上的权力、可以为所欲为,他的内心没有了对神灵的敬畏,所以,纣王的*终灭亡是不可避免的,而他亵渎女娲娘娘的行为,更是加速了他的统治的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