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此行何处:文明对话(二)
QQ咨询:
有路璐璐:

此行何处:文明对话(二)

  • 作者:李志刚 冯达文
  • 出版社:四川出版社集团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2980
  •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01日
  • 页数:332
  • 定价:¥24.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融汇不同宗教、不同文明,营造新世纪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世明文丛”的基本学术取向。本书为“世明文丛”的第五辑。全书共分“理论探索”、“文明对话”、“近代历程”、“生命境界”、“道释发微”和“书海泛舟”等六个栏目。
    文章节选
    此行何处?——迷途问津 “西学东渐”再检讨之三
    中世纪有一个犹太神学家迈蒙尼德写了一本书叫《迷途指津》,其中的“指”是针对犹太人和犹太教说的。
    我不能“指”,只有“问”,表面是问道于西方哲学史的“迷途”,其实主要是问道于我们自身一百多年来作为“精神在押的巴比伦囚”而尾随西方思想的“迷途”。
    为什么说是“迷途”呢?西方不是“启蒙”了吗?我们不是“被启蒙”了吗?说西方这盏“自由的明灯”是“迷途”,说今天的盛世是“迷途”,岂不像黑格尔说的“**的任性与疯狂的大胆”?或许是吧。
    那我们就试着问一问。
    一、德里达的姿态
    先谈一件触动我的事。
    *近因讲“解释学分类”的需要,重读了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
    ……
    目录
    理论探索
    此行何处?——迷途问津
    “西学东渐”再检讨之三
    宗教会消亡吗?——启蒙的盲点之透视
    霍布斯的“申辩”
    文明对话
    马礼逊在广州十三行游学中国文化
    论马礼逊的“中国文化观”
    徘徊于���宽容与宽容之间——中国社会文化与基督教的互动关系
    译而化之——对基督新教一种宣教策略的探讨
    明代天主教之西学传入在中国之境遇——以李之藻译《名理探》为例
    近代历程
    福音与革命——对近代基督宗教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反思
    基督教*早的本色神学:论洪秀全的思想特质
    生命境界
    心安,还是理得?——从《论语》的一则语录解读儒家对道德的理解
    回到真切的个体体验——从奥古斯丁及安萨里的《忏悔录》说起
    道释发微
    《老子》古典解释的两个路向——河上注与王弼注之比较研究
    天台宗的观音论:以天台对《观音菩萨普门品》的诠释为**
    天然函罡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禅教并重的宗趣观
    书海泛舟
    从神话到哲学
    友道古今——对中外若干相关文献的考察和思索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