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20世纪初及五四运动时期的音乐论辩
20世纪中国音乐大论辩,在世纪之初只是一种萌芽,真正的展开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20世纪初的“论辩”还缺少针锋相对的争论内容,但是在新音乐界向中国传统音乐发起猛烈批判的时候,也存在着为传统音乐辩护的观念和声音,当然,处在全国性的“向西方学习”的风气之下,这种声音显得特别的微弱,以至较少在公开的报刊上见到维护中国传统音乐的观点。直到五四运动前夕,在新文化运动的大论争中,从关于中国旧剧(即传统戏曲,包括戏曲音乐)的争论开始,才在当时的《新青年》和其他报刊上出现了尖锐激烈的论辩。
一、20世纪初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批判
自1894年甲午海战清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以还,变制(改变**体制)呼声日益高涨。在1898年,康有为提出,要改变学制,以利于培养人才,并提出“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的具体办法,而入学学生之年限及课程相应标准,为“自七岁以上必入之,教以文史、算术、舆地、物理、歌乐…,八年而卒业。”这种与中国教育体制根本不同的包括歌乐课的西式教育真正的推行,是以对中国固有音乐文化的批判为先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