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一般是先由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久不愈则逐渐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慢阻肺是因外来各种毒性颗粒或气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由于气道分泌物增加,影响小气道而使气道变窄,进而延伸到大气道,导致呼吸时气体进出不通畅,患者就出现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全世界约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99。我国慢阻肺患者约2500万,居我国疾病负担序列的**位。城市患病率为8.8%,农村患病率为7.8%,成为与艾滋病并列的第四大“杀手”。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每年冬季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就可称为慢支炎。如果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但胸部X片或肺功能测定能作出判断的,也称慢支炎。
慢支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老年人多见,50岁以上的人患病率可高达15%,患慢支炎的病人主要特征是咳嗽、多痰或伴气喘并且反复发作,是一个慢性的过程。早期症状轻,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症状加重,长年存在,不分季节,若病情缓慢进展,可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心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