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茶醇酒
把苦日子过甜/赵晓东
有一次到美国观光,导游说西雅图有个很特殊的鱼市场,在那里买鱼是一种享受。同行的朋友听了,都觉得好奇。
那天,天气不是很好,但市场并非鱼腥味刺鼻,迎面而来的反倒是鱼贩们欢快的笑声。他们面带笑容,像合作无间的棒球队员,让冰冻的鱼像棒球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大家互相唱和:“啊,五条鳕鱼飞去明尼苏达州了。”“八只螃蟹飞到堪萨斯了。”这是多么和谐的生活,充满乐趣和欢笑。
我问当地的鱼贩:“你们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为什么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呢?”
他说,事实上,几年前的这个鱼市场本来也是一个没有生气的地方,大家整天抱怨。后来,大家认为与其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改变工作的品质。于是,他们不再牢骚满腹,而是把卖鱼当成一种艺术。再后来,一个创意接着一个创意,一串笑声接着一串笑声,他们成为鱼市场中的奇迹。
他说,大伙练久了,人人身手不凡,可以和马戏团演员相媲美。这种工作的气氛还影响了附近的上班族,他们常到这儿来和鱼贩共同用餐。感受他们乐于工作的好心情。有不少没有办法提升工作士气的主管还专程跑到这里来询问:“为什么一整天在这个充满腥味的地方做苦工,你们竟然还这么快乐?”他们习惯了为这些不顺心的人排忧解难,“实际上,并不是生活亏待了我们,而是我们期求太高以至忽略了生活本身。”
有时候,鱼贩们还会邀请顾客参加接鱼游戏。即使怕鱼腥味的人,也很乐意在热情的掌声中一试再试,意犹未尽。每个愁眉不展的人进了这个鱼市场,都会笑逐颜开地离去,手中还会提满情不自禁买下的货品,心里似乎也会悟出一点道理来。
让生命追寻快乐/梁杰荣
读完这个故事后,鱼市里的生活让我们感动。鱼贩们只是改变了自己的心态,把卖鱼当成了一门艺术,终于渐渐喜欢上那里的生活。很佩服他们的睿智,他们懂得苦中作乐,懂得在生活里享受人生。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笑。《菜根谭》里说:“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道出了人生苦与乐之间的真谛——要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学会在生活中追寻快乐。
确实,生活如棋,变幻莫测;生活如茶,苦中带甜。人生的路起伏不平,面对生活的多彩,我们常常埋怨生活。其实,这正如故事中所说的那样:“实际上,并不是生活亏待了我们,而是我们期求太高以至忽略了生活本身。”在鱼市里,我们找回了自我,学会了去做些令自己开心的事,懂得在紧张的压力下放松自己。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一些不开心和抱怨的借口,让生活变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才会对生活有了厌倦。而鱼市的鱼贩却看破这些尘世中的俗网,在自己的创意下寻找快乐。如果山不过来,那么我就过去。是的,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出现而改变,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世界,无法改变生活,那么我们就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去寻找生命被我们丢弃的快乐。
生活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学会在生活、工作中寻找快乐!
别等到葬礼再相见/古木/译
我遇到一个为父亲举行葬礼的人。他们父子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过面了。事实上,从儿子这一方面来看,父亲在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就离开家了,他们之间一直没有什么联系。直到大约一年以前,父亲给他寄来一张生日贺卡,并且写了一张表示想见见儿子的字条之后,他们才开始互通消息。
儿子与妻子、孩子们商量之后,准备在两个月后到佛罗里达去看父亲。到那时候,孩子们会放假,他将带着全家人一起去。他把这个计划写信告诉了父亲。怀着一种苦涩又希望见到父亲的复杂情感,他把信投进了邮箱中。
他很快就收到了回信。在一张从练习本里撕下的纸上,父亲用钢笔写了一些潦草得几乎无法辨认的兴奋的语句。错别字、错标点随处可见,而且文理不通。他为父亲感到害臊。
他对即将到来的会面一共只想了两次。
与此同时,他的女儿被选为学校里的拉拉队队长,必须参加相关的技能训练,而参加训练的时间就定在学校放假一个星期之后。于是,到佛罗里达去的计划只有往后延期了。
父亲说他能理解。但是在那之后,独生子很长时间没有收到父亲的信。他们只是偶尔写一张简短的便条,或者是打一个电话。他们谁都没有说太多的话。
同年11月,儿子接到父亲的一位邻居打来的电话,说父亲因心脏病发作被送到医院去了。独生子和护士长通了电话,护士长告诉他,他父亲恢复得很好。父亲也说:“我很好。你不必到这里来看我。”
从那以后,他每隔几天就打电话给父亲。他们随意地聊天、说笑,彼此说些“很快就能见面了”之类的话。圣诞节的时候,他给父亲寄了钱。父亲则给他的孩子们寄来了一些小礼物,并给他的独生子寄来了一套笔。这些礼物价格很便宜,也许是从一些小商店里买的折价商品,孩子们毫不在意地把祖父送的礼物扔在了一边。不过,他的妻子收到了一个用水晶做的珍贵的音乐盒,她非常喜欢。在圣诞节那天他们打电话给父亲时,她向老人表达了谢意。“那是我母亲的,”老人解释道,“我希望你拥有它。”
妻子告诉他,他们应该邀请老人到家里来过圣诞节。但是接着,她又为他们没有这么做找到了一个借口,她说:“也许这里对他来说太冷了。”
第二年2月,他决定去看父亲。但不巧的是,老板的妻子必须做手术,于是,他不得不经常加班。他打电话给父亲,告诉他也许能在3月或者是4月到佛罗里达去看望他。
我是在星期五遇到他的。他终于来了,他是来安葬父亲的。
那天早上,当我来到殡仪馆准备开门的时候,他正等候在门口。他坐在父亲的遗体旁边,父亲身上穿着崭新的、漂亮的、藏青色的细条纺布的衣服,躺在一个深蓝色的金属棺材里。棺盖内侧写着“回家”两个字。
我给他倒了一杯水,他哭了,“我应该早些来的,他不应该孤独地死去的。”我们一起在那里坐到很晚。
那天晚上,我请父亲第二天和我一起打高尔夫球。在我上床睡觉之前,我对他说:“我爱你,爸爸。”
父母不会一直等着你/郑月娇
相信每一个赤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忘了人生没有很多的下一次,很多的遗憾就是等待中出现的。岁月不饶人,父母不会一直在那里等着你。
父母重病在床,无论你有多大理由,都不能置之不理或找借口等下一次,因为父母不会一直等着你。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与子女想见的*后期冀斩断,让他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给我们的是永远无法偿还的心债,我们也将永远无以言孝。
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尽一份孝心,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生遗憾。
不该漏扫的墓/韦启智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清明节给老人上坟的事。
故事里的主人公叫石老板。不过他本来不姓石,是因为这几年做石材生意发了,那里的人就这么叫他。
说起石老板这个人,年纪一大把,钱财一大堆,人们都说他是靠好政策先富起来的一个,可他总说自己是托祖宗的福,一定是自家的某个祖坟葬在风水**里,让后代沾了光。所以每年清明节,哪怕再忙,石老板也必定撂下生意,专程从城里赶回老家,把所有祖坟都认认真真地祭扫一遍,好让祖宗继续保佑他发财发财再发财。
这年清明一到,石老板照例携妻带子从城里回来给祖宗上坟。不巧回去时赶上一场不大不小的雨,石老板因为急着赶路摔了一跤,把腰扭伤了。本以为过一阵会没事,没想回去以后他的腰越来越痛,*后竟痛得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家人把他送到医院,医生也开不出什么**药,只能慢慢**。可治来治去治了大半年,一直没见有多大的好转,把生意都耽搁了。
石老板愁死了,整天躺在床上唉声叹气。邻居提醒他说:“从来不见你生病,怎么这次病得这么厉害?你不会上坟时留下什么差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