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哲学史大纲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哲学史大纲

  • 作者:蔡仁厚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ISBN:9787807628033
  •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01日
  • 页数:305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蔡仁厚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国学大师,儒学大家,知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大纲》是蔡教授多年来对中国哲学发展历程不断思考的一个结晶。全书共分5卷。1、2、4卷以人物为主题,详细地阐述了从百花齐放的先秦时期到宋明理学时期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变,在第3卷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佛教与中国各个学派的融合。第5卷简要地介绍了明清时期中国儒学与西方哲学的碰撞与交融。作者以史为基础,以观念性与理论性为特色,既阐述了中国哲学思想各个学派之间的相融与消化,在开与合之间不断地发展,又比较了中西哲学的异同。本书为关注中国哲学发展的读者,提供了**的参考。
    文章节选
    **章 上古思想之趋势
    第二节 周初之“敬”的观念
    一、人的精神之自觉——卜筮盛行于殷,亦行于周。然箕子谓武王,有疑难则当“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卜筮列于*后,***已大降。故乾九三之爻云:“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此乃本于敬畏之感与忧患意识所显出的精神自觉。(易系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云: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世耶?)
    二、祀敬内转而为敬德——周人以文王配天(上帝),其祭祀与祈求,不是基于怖栗或苦业意识以求救赎解脱,而是基于忧患意识与敬畏感,此乃道德意识(非皈依意识)。故以神之降祸福,乃取决于人的行为之善恶,其斋明盛服、肃肃雍雍之敬神活动,*后必落实于“敬德”“恪遵天命”之自我修养上。
    三、由忧患意识转出道德意识——从祭祀中回头,从卜筮中醒觉��而归于“人”,归于自我之生命主体,以透出“敬”“敬德”乃至“明德”之观念。故尚书召诰云:“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
    !……
    目录
    增订新版小序
    引论
    **卷 先秦时期:中国文化原初形态之百花齐放
    **章 上古思想之趋势
    **节 原初的观念形态
    第二节 周初之“敬”的观念
    第三节 礼的时代与宗教人文化
    第四节 天命下贯而为“性”之趋势
    第二章 孔子的仁教
    **节 道之本统的再开发
    第二节 仁的意义与特性
    第三节 仁智圣的生命领域
    第四节 由仁智圣遥契性与天道
    第五节 义命观念与主宰性之肯定
    第六节 宗教、义务与自我问题
    第三章 墨子的思想
    **节 *高的价值规范——天志
    第二节 权威主义的政治论一一尚同
    第三节 爱的社会之向往~兼爱
    第四节 功利实用的文化观
    第五节 墨学的评论
    第六节 以质救文的方向与途径
    第四章 孟子的心性之学
    **节 即心言性——性善
    第二节 仁义内在——由仁义行
    第三节 性命对扬——透显道德性
    第四节 存养充扩之修养论
    第五节 政治思想之精义
    第五章 老子的哲学
    **节 “无”的智慧之进路
    第二节 以无为道与道之双重性
    第三节 境界形态的形上学
    第四节 人生的智慧:正言若反
    第五节 立身之道与政治理想
    第六章 庄子的智慧
    **节 老庄之同与异
    第二节 道心显发的观照之慧
    第三节 一死生、齐物我、泯是非
    第四节 道家智慧的特性与意义
    第七章 名家与墨辩
    第八章 中庸易传的形上思想
    第九章 荀子的学说
    第十章 法家与秦政
    第二卷 两汉魏晋:儒学转型而趋衰与道家玄理之再现
    第三卷 南北朝隋唐:佛教介入——异质文化之吸收与消化
    第四卷 宋明时期:儒家心性之学的新开展
    第五卷 近三百年:文化生命之歪曲、冲击与新生
    附录 牟宗三先生的学思历程与著作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