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多维视野中的文化对话—中青年学者访谈录(经典学术对话丛书·民族学人类学系列)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多维视野中的文化对话—中青年学者访谈录(经典学术对话丛书·民族学人类学系列)

  • 作者:张海洋 廖明君 访谈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101863
  •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01日
  • 页数:402
  • 定价:¥43.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收集的访谈录概有《传史诗的误读——朝戈金研究员访谈录》、《中国文化精神的本体论阐释——刘士林教授访谈录》、《中国简帛学:走向世界的民族之学——邢文教授访谈录》、《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萧放教授访谈录》、《迎接神话学的范式变革——叶舒宪教授访谈录》等19篇,因其兼备新老学人,覆盖多门学科而极富价值。本书收集的访谈录有《艺术起源学研究与当代人类学美学的学科建设——郑元者教授访谈录》、《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方李莉研究员访谈录》、《传统音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杨民康教授访谈录》等24篇,其总体特点是雏凤清于老凤声。
    这两部访谈录的访谈者廖明君研究员是广西壮族**学人,现任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兼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任,《民族艺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海洋至今虽无缘与廖公谋面,但从友人凉山彝族巴莫姐妹处知其人雅好艺术,兼通民族学人类学,长于壮族研究,志在发展壮学。廖公的这两部书稿,当与其工作和交游有关,有心人哉。
    文章节选
    中国文化精神的本体论阐释——刘士林教授访谈录
    刘士林,男,1966年6月生,河北曲阳人,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基地都市文化**主任。主要从事美学、中国诗学、都市文化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中国诗性文化》(1999)、《先验批判》(2001)、《澄明美学》(2002)、《苦难美学》(2004)、《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2005)、《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系列》(四卷本,2006)、《2007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2008)等多种,主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入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上海市政府咨询项目等多项。先后获得第12届中国图书奖、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上海市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等多项奖励与荣誉称号。
    ……
    目录
    丛书总序
    口传史诗的误读——朝戈金研究员访谈录
    中国文化精神的本体论阐释——刘士林教授访谈录
    中国简帛学:走向世界的民族之学——邢文教授访谈录
    现代社会中的乡土知识与民间智慧——彭兆荣教授访谈录
    取用新材料,研究新问题——江林昌教授访谈录
    禁忌与文学、法律及其他——万建中教授访谈录
    在江南探寻中国民族的诗性精神——刘士林教授访谈录
    朝向神话研究的新视点——杨利慧教授访谈录
    从妙峰山观察中国——吴效群教授访谈录
    源于田野的文化思考——邓启耀教授访谈录
    民俗学的当下关怀——刘晓春教授访谈录
    《山海经》与上古学术传统——刘宗迪副研究员访谈录
    田野研究的“五个在场”——巴莫曲布嫫研究员访谈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本经验——周星教授访谈录
    走向自觉的家乡民俗学——安德明研究员访谈录
    《山海经》与中国古代学术体系——汪晓云博士访谈录
    中国都市化进程的理性观察与人文关切——刘士林教授访谈录
    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萧放教授访谈录
    迎接神话学的范式变革——叶舒宪教授访谈录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