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0~3岁婴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和护理
**节 头面部及口腔问题
头颅血肿
在新生儿出生后数小时至头几天内,在头颅的头顶一侧或偶尔见到头顶两侧出现肿物,肿物迅速增大,在数目内达到极点,以后逐渐吸收缩小。这种肿物多为头颅血肿。
头颅血肿发生是由于分娩时胎儿头部受到过度挤压与骨盆摩擦,或由于自行分娩困难,行助产手术如负压吸引、产钳助产导致头颅骨膜牵移引起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积聚在骨膜下而形成的出血包块。头颅血肿的隆起部分界限清楚,不会超过骨缝,血肿的吸收速度较慢,有时长达2个月之久。
专家支招
头颅血肿一般不需要特别的处理,不要揉按,应注意观察包块大小的变化,如变大或皮肤破了均要去医院就诊。一般情况下血肿在2周到1个月左右吸收,会自然痊愈,妈妈不必过分担心。个别情况下有可能发生感染或使新生儿黄疸加重,这时需要请医生诊断处理。
产瘤
产瘤又称头皮水肿、先锋头,发生在头产位的婴儿,由于分娩时产程过长,子宫收缩和产道挤压,胎头皮肤、皮下组织血液循环受阻,局部出现充血、水肿和瘀血,甚至颅骨也会部分重叠使胎头暂时拉长变形,头部先露的部位软组织发生水肿。宝宝头部可触摸到一个隆起的“包”,用手摸感到柔软,压之有凹陷,这种“包”就叫产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