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
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
它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会使语言锦上添花。
它多出自古代典籍、寓言、诗词歌赋等,许多隐含着丰富的传奇轶事或历史典故。
如来源于神话寓言的成语:“叶公好龙”出自于《新序·杂事》,“开天辟地”出自于
《山海经·北山经》;如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完璧归赵”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
列传》,“闻鸡起舞”出自于《晋书·祖逖传》;如来源于诗文的成语:“兢兢业业” 出
自于《诗经·大雅·云汉》,“学而不厌” 出自于《论语·述而》;如来源于口头俗语的
成语:“狼子野心”、“众志成城”、“千夫所指”等出自古代的俚语,“一干二净”、“三长两短”、“千方百计”、“拐弯抹角”等则出自后世口语。
这些成语不论来源于哪里,都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学、民俗、艺术、哲学等许许多多的知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成语的桥梁作用了解到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也会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掌握。
许多成语是特定的历史产物,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