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中国的行为艺术是一个早产儿。
当它在“85美术运动”中冒冒失火闯入艺术界的时候,人们一时竟很难
辨清它的身份,不知道它们是何方神圣?究竟要干什么?
这也难怪,*早在1986年做行为的那些人,同时也部是“85美术运动”
的积极参与者。如果按照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系谱来划分,“85运
动”属于中国现代主义岂术运动一个重要部分,它的目标、手段、语言方式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相似性以及对它的依赖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作为观
念艺术的行为艺术,在西方的文化逻辑中,到上个世纪60年代才正式登场,
它属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类型。在中国的“85”情景中,行为艺术似乎
很难在当时的中国艺术格局中找到自己明确的定位,它具体的针对性是什么
?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按照上述的文化逻辑来界定,中国行为艺术
的始作俑者当时几乎是身兼两职,同时在“两条战线作战”。
线性的西方艺术文化的逻辑也许并不能恰当地解释20世纪80年代中国艺
术的现实,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所说,今天的世界是一个
“后传统”的世界,因为数不清的传统、信念和习俗相互混合。在这个世界
上,没有任何单一的传统可望左右大局,也没有任何单独的习俗性行为方式
能够成为人们在复杂和不断变化的现代情况下生活的基础。今天,传统和习
俗、信念与期望,都是由相互混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构成的全球化、都市化
世界之上的,可以调整和修改的,富于弹性的资源。
这种“没有坐标的”(黄专语)、早产的、与“85运动”搅合在一起的中
国早期行为艺术,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使中国的行为艺术具有不同于西方
行为艺术的特点。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