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

  • 作者:郑永年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3041907
  •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01日
  • 页数:249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模式已经成为媒体和社会传播的热门词汇,但中国模式到底是什么,它如何发展而来,它的未来会怎样,却还鲜有深入透彻的系统研究。
    本书作者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独到的分析眼光和独立的批判精神,透过纷繁的表象,超越各种主义的纷争,对关乎国运的诸多重要政治社会问题给予了冷静、公允、坚实有力的解释。
    文章节选
    第四讲 人本社会主义、政党的转型和中国模式
    政党、**建设和民主
    讨论党的转型,首先就面临一个问题,即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性问题。尽管我们也称呼“党”,但这个概念和西方政治学的“政党”概念不同。我们有必要讨论中西方政党的不同。“政党”这一概念本身是在19世纪才开始被使用的,是欧美代议制度和普选制度发展的产物。政党*初是指通过参与选举而获得公共职位的组织,后来用来指称那些并非以参与选举为目标的政治组织,甚至那些意在消灭选举制度的政治组织。可以说,近代政治就是政党政治。讨论政治免不了要讨论政党,讨论民主政治尤其如此,政党政治和民主政治几乎是一对孪生兄弟。摩尔曾经把西方民主的发展过程概括成为一句话,就是“没有资产**就没有民主”。然而,资产**是通过政党政治与君主**等分享政权的。同样,工人**崛起后也是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进入政治领域的。政党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性使得我们在讨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时,言必称政党。在中外学者当中,很多人都会把民主化和开放党禁、实行多党制和政党竞争等联系起来。无疑,这样的观点是通过比较中国政治制度和西方民主制度的不同运作
    目录
    前言: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模式
    **讲 国际发展视野中的中国经验
    不能说中国没有政治改革
    社会政治秩序不可缺失
    通过政治与行政手段保护产权
    社���正义是持续发展的前提
    社会多元促进政制改革
    第二讲 中国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
    引言:余英时vs姜义华
    西方民族主义和民主政治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演变及其与自由主义的关系
    经济发展和民族**建设
    中国民族主义的未来
    第三讲 政治改革与中国**建设
    引言
    **与民主
    **、民主和发展中**
    **建设和中国的民主化
    第四讲 人本社会主义、政党的转型和中国模式
    政党、**建设和民主
    中国共产党的**次转型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与党的第二次转型
    第五讲 民主化的中国模式
    民主的普世性和特殊性
    **制度建设在先,民主化在后
    中国的渐进民主化
    第六讲 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模式
    金融危机和中国模式
    中国的复合经济模式
    社会改革和中国模式的改进
    第七讲 **权力的“**性”和“人民性”:中国的**地方关系
    **地方关系问题
    现象的根源
    现代**权力的集中性和人民性
    **权力的**性的流失
    选择性集权、**权力的人民性和**性
    第八讲 放权改革:中国的**、地方与公民社会
    两种分权概念
    政府间放权如何造就经济的高速增长
    政府间放权的负面后果与重新收权
    **一社会放权的举步维艰
    结论:进一步实行**一社会分权
    第九讲 必须保卫社会: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政策
    发展动力与社会后果
    曼库尔·奥尔森和卡尔·波兰尼
    开放与市场发展
    开放政策不均衡的影响
    政治改革和利益代表
    社会开放和不均等的政策参与
    为什么必须保卫社会
    第十讲 乡村民主和中国政治进程
    农民与民
    中国农民的新特质
    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形式
    乡村民主与民族**的建设:
    简短的结论
    第十一讲 农民与民主:村民自治研究中被忽视的关键点
    作为一门显学的农民民主
    理论认识的进步和现状
    现存理论的批判
    农民与民主关系的再思考
    简单的结论
    第十一讲 中国要从新加坡模式学习些什么
    新加坡能不能学?
    权力的有效集中
    融政党于社会
    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反对党并不是民主政治的**标志
    **的作用
    新加坡模式与中国政改前景
    结语:中国模式与思想解放
    编辑推荐语
    中国的高速发展能否持续?中国共产党怎样成功转型?政治体制改革何去何从?中国如何走自己的民主化道路?**地方关系如何破局?怎样看待中国的民族主义?
    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将**你穿越各种思想纷争的迷雾,真正读懂中国。 **购买郑永年系列:《郑永年看中国系列:为中国辩护》
    《中国国际命运》
    《改革及其敌人》
    《郑永年看中国系列:保卫社会》(广东省委领导干部****)
    《危机或重生?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命运》——郑永年再度重磅出击,醒世危言,反思中国改革得失!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