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职业健康心理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职业健康心理学

  • 作者:宋国萍 汪默
  •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21860
  • 出版日期:2010年07月01日
  • 页数:236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职业健康心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主要涉及组织心理学、工效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主要从实践中产生,研究同职业有关的人的健康及绩效问题。
    本书对职业健康心理学问题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在参照国外文献和国外研究*新进展的基础上,结合著者讲课和在企业服务的经验,既讲求书籍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知识性,又讲求操作性和应用性。同时在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实例、心理小测验、知识要点等材料,增加书籍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全书共12章,分为三部分:**部分为概念篇(第1~2章),简要论述了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历史、特点、定义、目标等,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研究思路等问题;第二部分问题篇(第3~9章),主要介绍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内容包括工作应激源、轮班工作、工作一家庭平衡、要求一控制模型、情感劳动、工作**、工作倦怠综合征等;第三部分干预篇(第10~12章),介绍职业健康心理学的解决之路,内容包括职场压力干预、员工帮助计划(EAP
    显示全部信息
    目录
    **部分 概念篇
    第1章 职业健康心理学
    **节 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定义
    第二节 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历史
    第三节 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现状
    第2章 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方法
    **节 职业健康心理学的测量方法
    第二节 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第三节 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统计方法
    第四节 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的因变量
    第二部分 问题篇
    第3章 工作应激源
    **节 工作应激来源
    第二节 工作应激源的研究
    第4章 轮班工作
    **节 轮班工作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轮班工作对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 关于轮班工作耐受性的研究
    第四节 对轮班工作的干预
    第五节 结论
    第5章 工作家庭平衡问题
    **节 什么是工作家庭平衡
    第二节 工作家庭平衡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工作家庭冲突的相关因素和结果
    第四节 如何促进工作家庭平衡
    第五节 小结
    第6章 要求一控制模型
    **节 基本定义和机制
    第二节 决策自主度的测评
    第三节 决策自主度与健康的联系
    第四节 控制力与健康关系背后的机制
    第五节 提高控制力和健康的组织干预策略机制
    第7章 情感劳动
    **节 情感劳动概述
    第二节 情感劳动的策略类型
    第三节 情感劳动的主要作用
    第四节 情感劳动的相关因素
    第五节 情感劳动的相关理论
    第六节应用
    第8章 工作**
    **节 **氛围(Safety Climatc)
    第二节 **氛围的测量
    第三节 **氛围的研究界限
    第四节 总结
    第9章 工作倦怠综合征
    **节 绪论
    第二节 工作倦怠的测量和诊断
    第三节 工作倦怠的前因变量及后因变量
    第四节 工作倦怠的干预
    第五节 工作投入: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第三部分 干预篇
    第10章 职场压力干预
    **节 工作压力源
    第二节 对工作应激源的调查和管理
    第三节 工作压力管理策略
    第四节 干预项目推广
    第11章 员工帮助计划(EAP)
    **节 EAP历史与定义
    第二节 日益凸显的EAP需求
    第三节 EAP实施与评估
    第四节 EAP未来发展
    第12章 就业能力
    **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就业能力的研究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语
    职业健康心理学诞生的近20年来,相关的理论研究非常丰富,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我国在这个领域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鉴于目前国内尚未有相关的专著,因此同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汪默教授共同编写《职业健康心理学》一书。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针对性阐释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重视基本理论背景介绍,并结合职场心理健康的实践经验加以诠释。本书吸纳了国内外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突出地关注职场中暴露出的个人及组织层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详述目前对职场心理健康现状的理论研究成果,集中体现了目前研究的理论性、前沿性和基础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