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我二十一岁那年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我二十一岁那年

  • 作者:史铁生
  • 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
  • ISBN:9787539156989
  • 出版日期:2010年08月01日
  • 页数:193
  • 定价:¥2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39156989
    • 作者
    • 页数
      193
    • 出版时间
      2010年08月01日
    • 定价
      ¥2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对作家史铁生来说,二十岁那年的厄运突降,不啻于让他的青春有了天崩地陷般毁灭,他曾愤怒、咆哮,无法接受命运的残酷,是母亲的爱还有周围人水一样柔软的温情,才使他年轻的心渐渐平复,让他陷入忧郁的同时也开始了深刻的人生思索。
    读他的作品,你要有勇气体会那种忧郁和沉思,但穿透那层忧郁,你就会恍然发现,在那忧郁的枝干上,竟也会开出积极乐观甚至幽默自足的花朵。
    所以,史铁生的文字是有魔法般魅力的,因为那文字会叩响读者内心*深处的门……
    文章节选
    记忆·印象
    我与地坛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入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
    P9-10
    目录
    出版缘起

    记忆·印象
    我与地坛
    我的幼儿园
    二姥姥
    一个人形空白
    叛逆者
    老家
    八子
    看电影
    珊珊
    小恒
    记忆·怀念
    老海棠树
    我二十一岁那年(节选)
    秋天的怀念
    合欢树
    孙姨和梅娘
    B老师
    消逝的钟声
    庙的回忆
    故乡的胡同
    想念地坛
    记忆·随想
    扶轮问路
    散文三篇(节选)
    给盲童朋友
    给南海一中
    给北大附中
    随笔十三(节选)
    原生态
    一封关于音乐的信
    悼路遥
    复杂的必要
    上帝的寓言
    神位官位心位
    在家者说
    编辑推荐语
    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