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未来30年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未来30年

  • 作者:吴敬琏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06782
  •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01日
  • 页数:280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未来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未来的30年,中国如何发展,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也是近年来热门的话题。**编译出版社邀请国内外17位知名学者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把脉,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贸易、农业等方面,为我们勾画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大致轮廓,以及应该关注的问题,对读者有较大的启发。
    文章节选
    1.中国未来30年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进行了比其他**更大规模的投资以使其经济现代化。同时中国抵御了基础设施私有化的倾向和将经济与社会规划置于金融部门的管理之下的浪潮,中国的公有/私营混合产业和房地产投资的目标在于积累有形资本和增加产出,而不是为了短期的金融获利(虽然这种获利是自然产生的结果)。
    相比之下,美国、英国和大多数欧元区**却面临着数年的经济收缩和财政紧缩,这是由于要支付的负债开销使这些**的经济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失去了竞争力,从而使这些**的房地产业、银行业和许多行业陷入负资产?态。只要它们的债务存在,北美和欧洲**的企业利润和政府支出就不会被用于新增资本投资,而这些负债在过去30年中持续增长,包括房地产负债、企业负债、教育负债和其他个人银行贷款,信用卡负债,州、地方和**政府的负债,如果不采取严厉措施大力削减这些部门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的话,所有这些债务都会超出房屋所有者、企业和政府的支付能力。
    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没有出现这种负债开销,这保证了其能够持续地建设世界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以*快的速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正是这一成功向未来30年的发展理念提出了挑战,?别是在西方经济已经出现了不利的金融发展趋势的时候。
    历史上对所有经济的重大考验是将债务水平控制在可偿还能力之内,并将物价水平控制在当时技术水平所必需的生产成本之内,而不是以回报给特权**和内部交易的形式让他们获取经济剩余。要达到这些目标需要采取适当的税收政策和公共调节手段,以防止出现不具实际成本价值的“留空”价格。
    从法国的重农学派,到亚当·斯密、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费迪南德.拉萨尔,甚至还包括卡尔。马克思,古典经济学家习惯于把劳动价值论当作区分技术意义和社会意义上的不必要“?济租金”的依据。“经济租金”即由土地所有者、银行家和寻租垄断方获取的非劳动收入。这种经济租金被定义并在统计上被定量为不存在必要生产成本对应物的收入。古典政治经济学两个世纪以来关注的焦点在于将市场从以地租和垄断租的提取、金融利润和银行收费为形式的非劳动收入获取中解放出来。
    ……
    目录
    1.中国未来30年
    2.对未来30年的展望
    3.中国未来30年:愿景与陷阱
    4.中国模式的特点、挑战及展望
    5.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挑战权贵资本主义
    6.民主在中国:挑战还是机遇?
    7.超越霸权,建立全球经济政治文化新秩序
    8.预警:204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123万亿美元
    9.未来30年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特点
    10.21世纪的中国农业——来自国际农业科技促进发展评估(IAAS7D)的意见
    11.应对全球变暖——超越碳减排
    12.清洁能源:中国经济更绿更强大的发动机
    13.中国第三代现代化的绿色想象
    14.绿色发展:需要技术有重大突破
    15.21世纪:中国与世界 显示全部信息
    编辑推荐语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未来30年,中国如何发展,成为让世人瞩目的焦点,也是近年来热门的话题。
    **编译出版社特邀国内外17位知名学者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把脉,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贸易、农业等方面,为我们勾画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大致轮廓,以及应该关注的问题。出版《中国未来30年》这本书的意义在于提出一个中国和其他**都必须关注的课题:中国未来的发展对世界秩序意味着什么?
    当下世界正在发生重大转变,2049年的中国将是什么样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今天的世界,评估近年来的趋势,如何应对当前和即将出现的挑战。我们希望听取不同**各方人士的意见,使本书成为广泛辩论的基础。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