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环境土壤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环境土壤学

  • 作者:贾建丽 于妍 王晨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33502
  • 出版日期:2012年07月01日
  • 页数:200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基础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基础理论部分系统论述环境土壤学的产生、发展和学科体系,土壤的基本构成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土壤污染的产生、危害与相关标准,土壤环境体系的典型污染物及其危害,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并对污染场地环境管理进行论述;实验部分则包括土壤基本物理、化学与生物学性质测定,土壤有机与无机污染物分析实验。

    本书可供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作参考书,还可供相关领域环境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环境土壤学_贾建丽,于妍,王晨_化学工业出版社_
    目录
    **章绪论/1

    **节土壤环境特点及其功能1

    一、土壤环境1

    二、土壤环境特点1

    三、土壤环境与其他圈层的关系2

    四、土壤环境功能3

    第二节土壤质量及土壤环境问题3

    一、土壤质量3

    二、土壤环境问题5

    第三节环境土壤学的发展与研究内容6

    一、环境土壤学的产生与发展6

    二、环境土壤学的研究内容7

    三、环��土壤学的研究热点与趋势8

    思考题8

    第二章土壤组成与基本性质/9

    **节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环境生态意义9

    一、土壤矿物质10

    二、土壤有机质12

    三、土壤水溶液19

    四、土壤气体21

    五、土壤生物23

    第二节土壤性质26

    一、土壤物理性质26

    二、土壤化学性质32

    三、土壤生物学性质37

    第三节土壤的形成40

    一、形成因素41

    二、土壤形成过程43

    思考题44

    第三章土壤污染及其评估/45

    **节土壤污染概述45

    一、土壤污染定义45

    二、土壤污染来源47

    三、土壤污染的产生与发展48

    第二节土壤污染特点与危害49

    一、土壤污染的特点49

    二、土壤污染的危害50

    第三节土壤污染诊断52

    一、土壤污染诊断主要方法52

    二、土壤污染生态毒理学诊断方法54

    三、土壤污染生态毒理学诊断研究进展57

    第四节土壤污染风险评价58

    一、土壤污染风险评价概念与发展58

    二、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类型59

    三、土壤污染风险评价方法61

    第五节土壤环境法律法规体系66

    一、土壤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构成66

    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68

    思考题70

    第四章土壤主要污染物及其特点/71

    **节土壤重金属污染73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73

    二、土壤主要重金属种类76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76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77

    第二节土壤有机污染物78

    一、农药79

    二、多环芳烃83

    三、石油烃84

    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86

    第三节土壤放射性污染89

    一、土壤放射性污染来源89

    二、土壤放射性污染特点90

    三、土壤放射性污染危害90

    思考题92

    第五章土壤典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93

    **节土壤环境中物质的运移93

    一、土壤溶质运移现象93

    二、土壤溶质运移机理94

    三、土壤溶质运移模型96

    第二节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98

    一、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98

    二、典型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01

    第三节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104

    一、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04

    二、典型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05

    思考题108

    第六章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09

    **节污染土壤修复概念与分类110

    第二节物理修复技术111

    一、物理分离技术111

    二、翻土与客土技术112

    三、土壤蒸气浸提修复技术113

    四、固化/填埋技术115

    五、热解吸修复技术117

    第三节化学修复技术121

    一、化学改良技术122

    二、化学氧化技术123

    三、化学还原与还原脱氯修复技术126

    四、化学淋洗技术127

    五、溶剂浸提技术129

    六、电动修复技术130

    第四节生物修复技术134

    一、微生物修复技术134

    二、植物修复技术145

    三、动物修复技术150

    第五节修复技术集成153

    一、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153

    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153

    三、微生物植物动物联合修复技术154

    四、物化(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集成154

    五、修复技术集成应用案例155

    第六节各修复技术的综合比较156

    第七节我国的污染土壤修复实践157

    思考题158

    第七章污染场地环境管理/159

    **节概述159

    第二节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及其主要流程161

    一、污染场地筛选与登记161

    二、污染场地调查161

    三、污染场地风险评价与修复目标确定162

    四、污染场地修复164

    五、污染场地后监测167

    第三节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现状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69

    一、我国污染场地管理现状169

    二、污染场地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70

    思考题171实验部分/172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172

    实验二土壤粒径测定与质地分析175

    实验三土壤含水率测定176

    实验四土壤有机质的测定177

    实验五土壤腐殖质的测定179

    实验六土壤pH值的测定181

    实验七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183

    实验八土壤微生物FDA活性的测定185

    实验九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186

    实验十土壤有机污染物含量测定189

    附录1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 (HJ/T 25—1999)/190

    附录2我国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土壤质量指导值/192

    参考文献/195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