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一个真实的奥巴马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一个真实的奥巴马

  • 作者:(美)迪内希·德·绍萨 王虎学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53893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01日
  • 页数:224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2012年美国大选结果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战胜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赢得2012美国总统大选,成功连任,将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
    本书的论点是:巴拉克·奥巴马记在心上的是他非洲那个父亲的反殖民主义思想。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直到度过了他的性格成型期,奥巴马将美国视为一种统治并毁灭全球的力量。他开始将美国军方视为新殖民主义占领的一种工具。他采纳了父亲的立场——自由市场是经济掠夺的代号。奥巴马开始将富人们视为一个压迫**,美国国内的一股新殖民主义力量。他开始痛恨企业,认为它们是经济控制和剥削的机构性机制。美国实力是一种对于美国如何自私地消费了全球的资源、如何无情地欺压并控制这个星球上的其他人的计量。
    本书与其他关于奥巴马的书不同,它并没有热情洋溢地对奥巴马进行虔诚的赞扬,但也不是对奥巴马的粗俗痛斥。本书从反殖民主义这一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奥巴马形象,并形成一种理论。在作者看来,只有这种理论才能够*好地揭示究竟是什么驱策着奥巴马,并对奥巴马在**中的所作所为进行解读。值得注意的是,该理论来自于奥巴马自己的自传和自我描述。读这本书不仅能帮助你理解奥巴
    文章节选
    1、他不能说自己憎恶富人,所以他只能谈论公平和平等。他不能说美国是世界的核心威胁,所以他只能说他想要一个无核的世界���他不能说他认为华尔街是邪恶的,所以他必然会谴责投资公司没有顾及普罗大众的利益。奥巴马有时候也会搞砸;在对反殖民主义进行营销上,他并非常胜不败。但即便是他的尝试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这是一项他磨炼了许多年的技能。因此,即便我们在验证关于奥巴马的意识形态的工作理论,我们也会欣赏一个真正的政治艺术家的“偷梁换柱”技巧。
    一个好的入手点就是奥巴马那冷静、超然的秉性。即便是平等主义或是根除贫困这样的典型的自由主义事业也不能使他激动,*低工资的问题很少能够引起他的兴趣。而据我们所知,他从未对回收利用表示出热情。但当他谴责华尔街的恶棍或是大声斥责大银行或保险公司的**执行官时,他的声调却提高了。奥巴马在他的书《无畏的希望》中写道:“美国的富人们没什么好抱怨的。”*近,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谴责富得流油的执行官们试图尽可能多地赚钱。奥巴马怒气冲冲地谴责道:“我切实地相信,在某个时间点上,你们已经赚够了钱。”
    这话从总统嘴里说出来有些奇怪。对于美国人来说,有永远也花不完的钱的斯蒂夫·乔布斯和沃伦·巴菲特继续做他们所从事的事难道不好吗?当然,我并不关心奥巴马的话的是非曲直;我是想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是什么使奥巴马变得易怒而疯狂?又是什么使他变得严厉又尖刻?答案是:大型企业和富人。
    2、英国首相戈登·布朗于2009年3月7日造访**。奥巴马为他提供了一系列被错误地格式化了的DVD。这与布朗送给奥巴马的礼物是很不相称的——一个从19世纪80年代英国反奴隶制战舰的龙骨上雕刻来的装饰用笔架。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失误。仅仅在三个星期之后的2009年4月1日,英国女王前来造访。奥巴马赠与了她一台iPod。伦敦的报纸就这一政治事件作出了报道,指出女王早已有了一台iPod。奥巴马并非做不到优雅,他不仅能做到优雅,甚至还可以奉承——他对沙特阿拉伯的国王齐腰鞠躬。
    但对于英国人来说,*大的侮辱在于:当刚成为总统的奥巴马在**的椭圆形办公室偶然见到一座温斯顿·丘吉尔的半身像时,他马上决定要将其还回去。显然,丘吉尔的话历来被美国总统们所引述,而这座半身像是英国政府从其艺术收藏品中拿出来借与美国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象征着美国与英国的特殊联系。英国官方对于奥巴马将半身像从**挪走的决定感到了些许震惊,他们提议:或许奥巴马可以将其陈列在其他地方。这被奥巴马婉拒了。英国人委屈地将半身像迎了回来,半身像现在坐落在英国大使在华盛顿的住所之中。
    听上去奇怪吗?如果你仅将奥巴马视为一名社会主义者(为什么一名社会主义者会对丘吉尔的雕像产生如此狂暴的反应呢?)或是仅知道丘吉尔是**英国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人的话,这确实有些奇怪。但奥巴马有反殖民主义知识背景,他很可能会将丘吉尔视为一名帝国主义者——他为了大英帝国向印度和非洲派兵。丘吉尔反对印度的独立运动,并于1942年发表了**的讲话:“我还没成为大英帝国的**任负责清算帝国资产的首相。”即便是到了1954年,当艾森豪威尔总统向丘吉尔提起了授予英国在非洲的所有剩余殖民地以自治政府的权力的提议时,丘吉尔仍然回答说他“担心霍屯督人公投”。在20世纪50年代,当英国人与肯尼亚(奥巴马父亲的祖国)的矛矛党起义作斗争时,丘吉尔正是英国的首相。所以,当采用了反殖民主义假说时,我们发现原本无法解释的丘吉尔事件突然有了一个**的解释。
    ……
    目录
    **章 三个梦想
    第二章 奥巴马:作为一个黑人的负担
    第三章 奥巴马的私斗
    第四章 外来者
    第五章 美国的非洲人
    第六章 成为巴拉
    第七章 面 具
    第八章 挫败上层**
    第九章 驯服流氓**
    第十章 *后的反殖民主义
    编辑推荐语
    巴拉克·奥巴马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人物,无论其对手还是拥护者都将他视为一个谜。不知为何,2008年竞选活动中的奥巴马似乎变成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奥巴马总统。两个奥巴马不仅在政治上是不同的,在心理上也是不同的。那个温和派的、使人安心的奥巴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为冷静超然、难以读懂的奥巴马。美国人难以对这个奥巴马做出反应,因为他们不确定其源自哪里,受到了什么激发。关于奥巴马,我们真正了解到的有多少呢?他显然是历届总统中被了解得*少的一位。这个人神秘的心理加重了他在政治上的神秘性。不过,既然他是美国的总统——并且是美国新近连任的总统,我们*好试着弄明白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打算对美国、对世界做些什么。本书即为此提供线索。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