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尼尔斯·亨德利克·戴维·波尔
(1885—1962)
尼尔斯·亨德利克·戴维·玻尔,丹麦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
。由于对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的研究,并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而获得19
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885年10月7日,玻尔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一个上层知识分子家庭,他
是这个幸福家庭三个孩子中的老二。虽然工作很忙,玻尔的父母从不会忽视
对孩子的教育。但是,在刚上学时,无论是口齿还是文字,玻尔都是个笨拙
而死心眼的孩子,不及他弟弟哈拉尔德聪明。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玻尔
的智力优势很快显露了出来。
1903年,玻尔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物理学。1909年,他获理科硕士学位
,191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结束在哥本哈根大学的学习后,玻尔来到英国剑
桥大学,没想到却在“电子之父”约·汤姆逊(J.J.Thomson)的实验室遭到
了冷遇。1912年3月,不得志的玻尔没有气馁,来到曼彻斯特大学卢瑟福(E.
Rutherford)的身边。卢瑟福很快便注意到了玻尔,并本能地给予这个年轻
人作为一个导师所能给予的*大程度的信任。在这样的环境中,玻尔的神经
和才智都处于高度的亢奋中。从1912年3月到7月短短四个月里,玻尔在卢瑟
福实验室打下了他一生*伟大成就的基础,也就是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的基
础。
1913年,玻尔发表了三篇论文,把核式结构模型与量子论结合起来,揭
开了原子结构学说的崭新一页。他的理论不仅解释了许多已知的实验现象,
而且还预言一系列新的结果,后来都为实验所证实。玻尔的成功使他在转瞬
间成为国际驰名人物,他的预言却以更强的力量扰动了物理学界。
玻尔大胆摒弃了牛顿和麦克斯韦以来的经典物理��理论,启用了人们还
未启用的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来解释有核原子模型,终于揭开了原子结构之迷
,引发了物理学界的一场革命,打开了微观物理学的大门,原子核物理学、
原子物理学由此诞生。原子理论是玻尔奏出的人生乐章中**个和谐悦耳的
音符,爱因斯坦曾称赞玻尔“无疑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中*伟大的发现者之
一”。
在近代物理发展史上,玻尔占有极崇高的地位。他不仅为原子物理学、
量子力学和原子核物理学的开拓性发展作出贡献,而且为国际物理学界创立
了一种独特的学术气氛,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精神”。玻尔以无比热忱的
爱国主义,在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