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注重形成生动而紧凑的写作风格。撰写网络新闻应该吸收纸媒和电视媒体的优点,但要比纸媒更加紧凑有力、比广播电视稿更生动和细节化,所以写作应更加主动,而不是被动。
**的广播电视稿总是先考虑使用紧凑简单的陈述句,每一句话都能表达一个**思想,它避免了纸媒那种使用过场句和被动语态的写法,使得每个句子都能富有逻辑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撰写网络新闻也遵循这样的原则,就能使网民更易于理解新闻内容,也能更好地抓住网民的注意力。
当然,撰写网络新闻稿也不能忘记传统新闻的写作规则。由于快速地搜集新闻、仓促地写作和记者本身经验的缺乏,很多网络新闻都很难保证质量。这种错误对于网络新闻来说是致命的,因为不像纸媒受众,网络新闻的网民有更为灵活的选择性,他们往往不会阅读那些粗糙的文章,甚至远离你的网站。因此,适合网络新闻的语言风格对网络媒介的发展十分重要。
③善于运用模糊语言。新闻总是强调准确和精练,但在长期的新闻创作实践中,人们发现准确的语言并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一事物的本来面目。然而有时“模糊”的语言却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模糊语言是一种语言概念,同时又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反映了客观事物在外延和内涵上的一种不确定性,在新闻报道中,很多人不太清楚这种不确定性,喜欢把它同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立起来。事实上,新闻报道要求真实、及时地反映现实变动,这使得我们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必须遵守“真实”和“及时”这两个基本原则。但在现实的新闻创作实践中,新闻现象是运动和变化的状态,精准的词语在反映这种变化的状态时显然不及模糊语言贴近事实,如模糊时间、模糊标题、模糊结论、模糊数字、模糊对象、模糊称谓等,有时会给新闻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④避免新闻堆积,保证网络新闻及时、有效的更新。新闻堆积常发生于突发性新闻事件采访。目前,不少网络媒体在报道此类新闻时,总是将*新的新闻放在*前面,并不断重复这一过程,而不管事件的具体发展过程。这样的结果往往让报道更加混乱,只有密切关注网站的网民才能理解其中的大概内容。不过通常来说,像记者这种**多次浏览一个网站的人,都能理解这种编排方式,但很少有网民会在**中多次访问一个网站。因此,应务必在更新网络新闻时牢记这点,在内容安排上尽量突出重要性。
网络编辑有时容易陷入随时关注通讯社的心理状态,不要认为以*快的速度来报道新闻是网络新闻的一切。虽然时效性对于网络新闻来说很重要,但人们不仅仅满足于了解发生了什么,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这些新闻为什么重要。现在很多网站都能做到**地报道新闻,但*终取得成功的只会是那些能够对新闻做出分析的网站。所以,网络编辑在进行写作时要及时、有效地更新新闻,避免堆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