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晚清民初的理学与经学/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文库
QQ咨询:
有路璐璐:

晚清民初的理学与经学/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文库

  • 作者:张昭军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53853
  •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01日
  • 页数:281
  • 定价:¥1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0053853
    • 作者
    • 页数
      281
    • 出版时间
      2007年03月01日
    • 定价
      ¥1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章 晚清儒学的格局与流派
    一、程朱理学居于社会意识形态地位
    二、汉学仍有相当影响力
    三、今文经学趋向活跃
    第二章 晚清宋学对汉学之争
    一、驳斥清代汉学家的新义理学说
    二、批评汉学家的治学原则和方法
    三、回应汉学家的经学辨伪
    四、断言汉学无实无用
    第三章 晚清汉学与宋学之调和
    一、宗宋学而不废汉学
    二、主汉学者兼采宋学
    三、汉宋会通
    第四章 清代今文经学家与程朱理学
    一、兼尊程朱
    二、调和与批评
    三、讥诋排斥
    四、扬弃与改造
    第五章 晚清理学的分层与流动
    一、清代官方哲学与意识形态
    二、士大夫的道、学、政
    三、民间社会的文化宗仰
    四、社会流动:一种动态分析
    第六章 唐鉴与《国朝学案小识》
    一、著述宗旨
    二、内容取舍
    三、编纂体例
    第七章 曾国藩的理学思想
    一、绍述程、朱,以义理为本
    二、“一宗宋儒,不废汉学”
    三、“词章之学,亦所以发挥义理者也”
    四、“义理与经济初无两术之可分”
    五、义理、考据与经济,则一秉乎礼
    第八章 倭仁的理学思想
    一、恪守程朱之道的为学宗旨
    二、推己及人的为学之方
    三、笃实力行的道德实践
    第九章 方
    目录

    **章 晚清儒学的格局与流派
    一、程朱理学居于社会意识形态地位
    二、汉学仍有相当影响力
    三、今文经学趋向活跃
    第二章 晚清宋学对汉学之争
    一、驳斥清代汉学家的新义理学说
    二、批评汉学家的治学原则和方法
    三、回应汉学家的经学辨伪
    四、断言汉学无实无用
    第三章 晚清汉学与宋学之调和
    一、宗宋学而不废汉学
    二、主汉学者兼采宋学
    三、汉宋会通
    第四章 清代今文经学家与程朱理学
    一、兼尊程朱
    二、调和与批评
    三、讥诋排斥
    四、扬弃与改造
    第五章 晚清理学的分层与流动
    一、清代官方哲学与意识形态
    二、士大夫的道、学、政
    三、民间社会的文化宗仰
    四、社会流动:一种动态分析
    第六章 唐鉴与《国朝学案小识》
    一、著述宗旨
    二、内容取舍
    三、编纂体例
    第七章 曾国藩的理学思想
    一、绍述程、朱,以义理为本
    二、“一宗宋儒,不废汉学”
    三、“词章之学,亦所以发挥义理者也”
    四、“义理与经济初无两术之可分”
    五、义理、考据与经济,则一秉乎礼
    第八章 倭仁的理学思想
    一、恪守程朱之道的为学宗旨
    二、推己及人的为学之方
    三、笃实力行的道德实践
    第九章 方宗诚与“柏堂学”
    一、恪尊程朱理学,讲究为学之道
    二、排斥汉学、心学
    三、强调经世致用,实体力行
    第十章 康有为与今文经学
    一、扬弃汉宋,摭拾今学
    二、化合中西
    三、旧经新解
    第十一章 章太炎对宋学、汉学的阐释
    一、对宋学的阐释
    二、对清代汉学的阐释
    三、经史关系论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本书是关于研究“晚清民初的理学与经学”的专著,具体包括了:晚清宋学对汉学之争、主汉学者兼采宋学、晚清理学的分层与流动、曾国藩的理学思想、倭仁的理学思想、康有为与今文经学、章太炎对宋学、汉学的阐释、民间社会的文化宗仰等方面的内容。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