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狄更斯讲英国史(全彩图文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启蒙书,英国名校历史课本,100年畅销不衰) 
QQ咨询:
有路璐璐:

狄更斯讲英国史(全彩图文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启蒙书,英国名校历史课本,100年畅销不衰) 

  • 作者: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ISBN:9787807696438
  •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01日
  • 页数:472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狄更斯讲英国史》讲述了从公元前50年到公元1689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之间的英国史,包括亚瑟王、百年战争、都铎王朝、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亨利八世等重要时代和人物的兴衰。《狄更斯讲英国史》虽为历史书,但狄更斯使用了更为风趣、更具故事性的文学写作手法,诙谐幽默的风格和讽刺口吻贯穿全文。通过讲述历代君王的沉浮,作者也表达了一种世事难料,繁华落尽,一切终将归为尘土的超凡心境,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更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大力**,艾丽丝?门罗认为《狄更斯讲英国史》是自己的启蒙书。
    《狄更斯讲英国史》尽量保持了原文的叙事风格,以讲故事的口吻传达狄更斯的意图,并配以大量精美的图像资料。还为读者提供了详尽、谨慎的注解,以供有兴趣深入了解英国史的读者查阅、参考。
    狄更斯讲英国史(全彩图文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启蒙书,英国名校历史课本,100年畅销不衰)&nbsp_北京时代华文书局_北京时代华文书局_
    文章节选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我们的救世主[1]降生于人间、躺在马厩里睡觉之前,这些岛屿就已经在这儿了。海水汹涌澎湃,在它们四周咆哮着,就��现在这样。可当时并没有雄伟的船舰和勇敢的水手在海面航行,穿梭往来于世界各地。相反,海上冷清极了;小岛孤零零地浮在广阔无垠的水面上,海浪泛着泡沫,冲刷着峭壁,刺骨的寒风从森林上方吹过,但是它们没能为岛屿带来探险者,野蛮的岛民们对世界其它地方没有任何了解,世界其他地方也对他们一无所知。
    据人们推测,*先来到这些岛屿的是以从事买卖著称的腓尼基人[2];他们乘着船来到这里,发现岛上盛产锡和铅。如您所知,这两样东西都非常有用,而且直到今时**,它们还出产自沿海地带。康沃尔[3]***的锡矿就位于近海的地方。我曾经见过其中的一处矿区,离海近得连水面下方都给挖空了。而且,据矿工们说,在暴风雨天气里,当他们在地下深处作业的时候,能听到海浪雷鸣般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因此,沿着岛边航行的腓尼基人没费多大周折,就找到了蕴藏锡和铅的地方。
    为了获取这些金属,腓尼基人和岛上的居民做起了买卖,并给对方一些其他有用的物品作为交换。起初那些岛民都是些可怜的野蛮人,他们要么几乎一丝不挂,要么仅以粗糙的兽皮蔽体,还用有色的泥土和植物汁液在身上染色——就像其他野蛮人常做的那样。可是当腓尼基人乘船过海,到了对面的法兰西和比利时海岸之后,他们这样对当地人说:“我们已经去过对面的白色峭壁了,也就是您们在晴天里瞧见的地方;而且,我们还从那个叫做不列颠的**带来了这些锡和铅。”一些法兰西人和比利时人也因此被吸引过去。他们在英格兰的南岸定居下来,如今这个地方被称作肯特[4]。尽管这些人自己也属于蛮荒民族,却教会了野蛮的布立吞人[5]一些有用的技术,提高了那儿的土地生产率。大概还有其他人从西班牙远道而来,在爱尔兰安家落户[6]。
    就这样,外来者逐渐和岛民们融为了一体;未开化的布立吞人形成了一个野蛮、大胆的民族。他们依然蛮荒,这一点几乎丝毫未改,尤其是在远离海洋、外来定居者足迹鲜至的内陆地区;但是他们坚强、无畏、百折不挠。
    这是一个森林和沼泽随处可见的国度,大部分地区雾霭茫茫,寒气逼人。您会觉得没有任何道路、桥梁、街道或者房屋配得上它的名字。所谓城镇,也不过是一些房顶覆盖着稻草的小屋子聚在一起罢了。它们隐藏在茂密的森林当中,四周环绕着一条沟渠,还有一道矮墙,墙身要么是泥巴砌的,要么是一根根树干叠成的。居民几乎不种谷物,也不铸造钱币,他们靠吃自家牛羊为生,把金属圈当做钱来用。野蛮人通常很会编东西,这儿的人也不例外;他们会纺织一种粗糙的布料,还能做些糟糕透顶的陶器。可是在建造堡垒方面,他们却高明许多。
    他们编制出覆盖着兽皮的船,却极少冒险远离海岸。他们把铜和锡混在一起铸成了剑,可这些剑的形状却并不雅观,质地也软得很,受到重击就会折弯。他们还造出了轻便的盾牌、又短又尖的匕首,以及长矛——人们把矛掷向敌人后,再通过固定在矛杆上的长条状皮革把它们拉回来。矛杆粗大的一头还装有能连续发出短促尖利声的器具,意在吓唬敌方的马匹。古代的布立吞人被划分成多达三四十个部落,每个部落都由各自的的小首领掌管。布利吞人经常互相攻击,就像野蛮人常做的那样;作战时,他们往往会使用到那些武器。
    他们对马儿钟爱有加。肯特的战旗上就画着一匹白马[7]。他们训练和指挥马儿的本领让人叹为观止。实际上,尽管现代人的智慧已大大提高,可那个时代的马儿(虽然体格较小,数量却很庞大)被调教得太棒了,可以说此后几乎已没有什么提高的余地。每一句号令它们都可以听懂并照做,而且当主人步行作战的时候,马儿们还会在喧闹嘈杂的战场上自己站着不动。要是没有这些既通人性又靠得住的动物,布立吞人*出色的技术大概也就派不上用场了。我所说的技术,就是战车和马车的建造与操纵;他们在这方面可是历史闻名呢!每类战车中*优良的那种,都是前面高度差不多齐胸,后面敞开;而车上的人全都站着,一个人驾驶,两三个人作战。拉车的马儿被训练得相当好,能够在碎石遍布的道路上飞快地奔驰,甚至可以穿过丛林,还能将主人的仇敌撞倒,踏在自己蹄下。车轮上还固定着剑刃和大钐镰的刀刃,从车身两边伸出来;当敌人被马儿踏倒在地时,就会被这些利器削成碎片。即使全速前进的时候,驾驶员只消一声号令,马儿也能立刻停下来。这时士兵便从各自的战车中纷纷跳出来,疯狂地砍杀周围的敌人;密集的剑雨落下来,铺天蔽日,随后他们就会跃上马背,或者踏上车辕,反正总有办法跳回战车里。一旦脱险,马儿就再次疾驰而去了。
    布立吞人信奉一种奇怪而可怕的宗教,叫做德鲁伊教[8]。这种宗教似乎是很早以前从对面那个叫做法兰西、古时候称为高卢[9]的**传过来的。它把日、月、大蛇,以及某些异教中的男女神灵混在一起当做崇拜的对象。德鲁伊教徒对大多数仪式内容守口如瓶,他们假扮成巫师,拿着魔杖;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东西,对无知的民众说那是装在金匣子里的蛇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德鲁伊教的仪式上会牺牲活人用做祭品,并对某些嫌疑犯施以酷刑,而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还会把一些人和动物同时关进柳条编制的大笼子里活活烧死。德鲁伊教的教士们对橡树和槲寄生具有某种崇拜之情;后者就是如今我们在圣诞节期间挂在房子里的那种植物,它的白色浆果会寄生在橡树上。教士们在一座被称为“圣林”[10]的幽暗森林里相聚,并用神秘的方法对来向他们求知的年轻人进行教导,有些青年留在他们身边长达二十年之久。
    德鲁伊教徒们修建了高大的露天神殿和祭坛,有些建筑的残骸一直保留至今,其中*非凡绝伦的则要数索尔兹伯里平原[11]上的巨石阵[12]了,而在肯特郡梅德斯通市[13]附近的蓝铃花山[14]上,还有一座由三块奇特的石头组成的巨石阵,叫做基茨科蒂墓室[15]。对组成这些建筑的大石块进行检测之后我们得知,唯有在某种机械的帮助下,人们才能抬起这些大家伙,这种机械制作精巧,现今已十分常见,可显然布立吞人给自己建房子时并没有用到它,否则那些房子就不会如此不舒服了。那些德鲁伊教徒,还有跟他们在一起呆了二十年的弟子们,的确比其他布立吞人懂得多,所以如果是他们躲开别人的视线盖起了这些建筑,再假装用魔法创造了它们,倒也不足为奇;也许他们还参与了堡垒的建造呢。总之,这些人神通广大,又极受信任,照自己制定的法律行事,还不用纳税,他们不喜欢自己的职业才怪呢!除此之外,他们还使人们相信,信奉德鲁伊教的人越多,大家就越幸福,所以他们拥有成群结队的信徒也不足为奇。但是如今的德鲁伊教徒已经不那样做了,他们也不再装模作样地拿着巫师魔杖、戴着蛇卵——当然,任何地方都没有这样的事发生了,想到这个还是挺让人欣慰的。
    这就是距离我们的救世主降生五十年之前布立吞人的进步情形,此时的罗马人在尤利乌斯?凯撒[16]大将军的统领下,已经掌控了当时的已知世界。那时候凯撒刚刚征服了高卢,还在那儿知道了许多有关对面那座有着白色峭壁的岛屿之事,又听说住在岛上的布立吞人勇敢无畏,有的还被请来帮助高卢人反抗自己呢!他见距离这么近,便决定接下来就到不列颠去,征服那个**。
    于是,尤利乌斯?凯撒带领一万两千名士兵,分乘八艘船,漂洋过海来到了我们这座岛上。他从加来[17]和布洛涅[18]之间的法兰西海岸出发,“因为那里是到不列颠去的*短路径”;现在我们的轮船每天都沿这条路线走,也正是这个缘故。他以为能轻易征服不列颠,但事情并不像他预料的那样简单,因为无畏的布立吞人作战极为勇猛,凯撒的骑兵又不在身边(一场暴风雨把他们逐了回去),再加上有几艘船在靠岸后被一个高高的海浪击成了碎片,他可谓是冒着一败涂地的极大风险。然而,勇敢的布立吞人每击败凯撒一次,凯撒总能向他们加倍讨还。尽管不是完全心甘情愿,可他还是愉快接受了对方的求和,离开了。
    可是,第二年的春天他却又来了,这回带来了八百艘船和三万士兵。对此,不列颠部落选出了一个布立吞人做他们的大将军;在拉丁语里,这位将军的名字是卡西维劳努斯[19],而他的布立吞名字则是卡斯沃尔伦。他可是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其士兵和他一起抗击罗马敌军时都表现得十分出色,害得罗马士兵一看见大片飞扬的尘土,或者听到不列颠战车疾驰时发出的咯咯声,就胆战心惊。除了几场规模较小的战斗以外,在肯特郡的坎特伯雷市[20]、和萨里郡[21]的彻特西市[22],和一座沼泽四布的林间小镇,这三个地方附近都发生过战役。*后那个镇子就是不列颠领土的**,也是卡西维劳努斯的地盘,估计距离现在的赫特福德郡[23]圣奥尔本斯市[24]不远。然而,从总体上来说,尽管他和他的士兵作战时总是勇猛如狮,但勇敢的卡西维劳努斯还是吃了败仗。再加之其他的布立吞首领对他心怀嫉妒,老是跟他吵架,各首领之间也争执不断,于是他不再坚持,提出了求和。尤利乌斯?凯撒很高兴能够轻松地授予和平,就带着剩余的船和士兵再度离开了。他本来指望在不列颠寻找珍珠,据我所知他可能确实找到了一些。可是不管怎么说,他肯定找到了美味的牡蛎,而且还遇见了坚强不屈的布立吞人。我敢肯定,他对于后者的抱怨和八百年后的那位法兰西大将军拿破仑?波拿巴[25]如出一辙。拿破仑曾说过,在被英格兰人打败以前,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蛮不讲理的家伙;我相信他们从来没见过,而且以后永远都不会见到。
    将近一百年过去了,不列颠一直平安无事。人民不仅改善了城镇的样貌,生活方式也有所进步。他们变得更加文明开化,还走出家乡,从高卢人和罗马人那里学会了很多东西。终于,罗马皇帝克劳迪厄斯[26]派能征善战的奥卢斯?普劳提乌斯[27]将军,带着千军万马来征服岛屿,而且没过多久皇帝也亲自披挂上阵了。但他们收获很少,于是又来了个名叫欧斯托里乌斯?斯卡普拉[28]的将军。一些布立吞部落的首领屈服了,但其他人却决心誓死抗敌。这些勇士当中的佼佼者就是卡拉克塔库斯(又名卡拉道克)[29],他带领军队,在北威尔士的山区向罗马人发起攻击。“这**,”他对自己的士兵说,“会决定不列颠的命运!你们是自由之躯,还是终身为奴,从此刻开始就要见分晓。记住你们那些勇敢的先人,就连高高在上的凯撒都被他们赶回了大海那边!”士兵们一听到这番话,就一面发出震天的呼喊,一面向罗马人冲去。可是在近身搏斗的过程中,布立吞人的武器相对落后,罗马人的利剑和盔甲比它们强太多了,结果布立吞人败下阵来。勇士卡拉克塔库斯的妻女被捕,兄弟自首,而他本人被虚伪且卑鄙的继母出卖,也落进了罗马人手里。对方押着卡拉克塔库斯和他的全部家人,耀武扬威地回了罗马。
    可是,了不起的人即使虎落平阳、被捕入狱、锁链加身,也一样了不起。卡拉克塔库斯那**的仪态和忍受苦难时的威严,让聚集在街头围观他的罗马百姓深受感动,他和家人们因此重获了自由。至于他那颗伟大的心是否已经破碎,他是死在了罗马、还是回到了自己亲爱的故乡,就没有人知道了。时光飞逝,沧海桑田。英格兰的橡子长成了一棵棵大树,在几百岁高龄的时候根枯叶败,后来啊,新的橡树又从原地破土而出,活了一大把岁数之后也离开了我们;勇士卡拉克塔库斯余下的故事也慢慢被人遗忘了。
    目录
    **章:古英格兰和罗马人
    第二章:早期撒克逊人统治下的古英格兰
    第三章:撒克逊仁君——艾尔弗雷德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四章:阿瑟尔斯坦和六个青年君主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五章:丹麦人卡努特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六章:“野兔腿”哈罗德、哈德克努特,和“忏悔者”爱德华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七章:哈罗德二世统治下的英格兰以及诺曼征服
    第八章:诺曼征服者、威廉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九章:威廉二世——威廉?鲁弗斯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十章:“好学者”亨利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十一章:玛蒂尔德和斯蒂芬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十二章:亨利二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十三章:“狮心”理查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十四章:“无地者”约翰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十五章: 温彻斯特的亨利——亨利三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十六章:“长腿”爱德华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十七章:爱德华二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十八章:爱德华三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十九章: 理查德二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二十章:亨利四世——博林布罗克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二十一章: 亨利五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二十二章:亨利六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二十三章:爱德华四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二十四章:爱德华五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二十五章:理查德三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二十六章:亨利七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二十七章:亨利八世统治下的英格兰(**部分)
    第二十八章:亨利八世统治下的英格兰(第二部分)
    第二十九章:爱德华六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三十章: 玛丽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三十一章: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三十二章:詹姆斯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三十三章:查理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三十四章:奥利弗?克伦威尔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三十五章:“快乐国王”查理二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三十六章:詹姆斯二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三十七章:(结尾,原文本章无标题)
    编辑推荐语
    史上*经典的英国史版本之一,再版数次,并被多所英国名校选为历史教材,堪称英国本土*受认可的历史版本。
    观点犀利,不粉饰、不做作。狄更斯毫不掩饰个人倾向,甚至偶有激进言论,嬉笑怒骂,酣畅淋漓。
    全书文学色彩浓郁。在保持较强学术性的同时,叙事充满故事性,阅读体验**。4.精美插图,全彩印刷,阅读体验**。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