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黄山地区地理综合实习指导纲要
QQ咨询:
有路璐璐:

黄山地区地理综合实习指导纲要

  • 作者:陆林 凌善金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3009
  •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01日
  • 页数:336
  • 定价:¥5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黄山地区地理综合实习指导纲要》在全面分析黄山地区地理综合实习背景的基础上,以实习目的与实习要求、实习线路与实习内容、背景资料与实习指导三大主干内容构建框架,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既对每一实习区的实习线路和实习内容进行精炼阐述,又通过相关背景资料帮助读者理解内容要点,以问题为**,更加突出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更强调对实习的指导。**突出、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 黄山地区地理综合实习指导纲要_陆林,凌善金_科学出版社_
    文章节选
    第1章 地理综合实习的意义与方法
    “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培养素质”已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
    要目标之一?地理综合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进行野外考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地理综合实习对于
    地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黄山地区汇集了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较高的地理实习价值?黄山
    地区地理综合实习,能够系统地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实习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
    树立地理学地域性?空间性和综合性观念,对于地理专业的教育和科研具有积极的
    推动作用?
    **节 地理综合实习的意义
    一?学习地理学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能有效提
    高学生理解?掌握地理学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能力?教育部在《关于
    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中指出,
    “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明确实践目标,加强
    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实践教学根
    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安排,但要制定明确的评
    价?监测标准和方式”?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地理学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
    能,大多较抽象,靠学生已有的感性积累来把握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只有走出课
    堂?走向野外,参加地理综合实习,才能深入理解课本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
    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才能了解实习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例如,黄山地区具有典型的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以及丰富的徽州文化景观,
    学生只有置身其中,才能具体形象地把握这些地理学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各地理
    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理现象的形成机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
    升华?
    二?学习地理学野外考察?获取地理资料的方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地关系
    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地域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地理学的地域性决
    定了其研究方法必然建立在观察法的基础之上?野外观察具有直观性?及时性?真
    实性等特点,有利于观察者获得生动的**手材料?地理学中的很多理论都是学
    者们在大量的野外实践?野外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野外考察是地理学学习和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之一?无论是整体的一
    般性研究,还是区域的特殊性研究,都要以实地考察为依据,用地理事实理解地
    理学知识?观察地理现象,收集和处理地理资料,能培养学习者的地理技术和技
    能,也是衡量学习者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地理野外实习和考察是提高学习者
    地理技术和技能的基本能力的重要途径?以黄山地区综合实习为例,通过参加
    此地的自然地理实习,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黄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学习和
    研究提供**手资料;通过参加此地的人文地理实习,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历史上
    徽州人的生活方式,加深对徽州文化的理解,进一步了解黄山地区社会?经济的
    发展特征?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然和经济社会文化中的诸多现实问题,可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激活学
    生思维的灵感,激发学生创新的勇气和欲望?在野外实习中,学生往往会打破思维
    定势,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有利于养成创新性的学习习惯?
    野外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实地观察与分析,并联系课堂学习的知识,找出
    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另外,野外实习不同于校园生活,常常需要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早出晚归,会
    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克服
    困难的能力等,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地理综合实习是强化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方式?地理综合实习过程中存在多__种问题和关系需要协调?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能得到
    锻炼和提高,团队意识和协助意识能得到强化?
    地理综合实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通过黄山地区野外实
    习,领略黄山地区的秀丽风光,品味底蕴浓厚的徽文化,学生会更加热爱祖国山河,
    热爱社会主义,也会热爱地理专业和从事地理教育工作,还可以提高审美鉴赏
    能力?
    总之,地理综合实习不仅是高等师范院校开展地理专业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
    也是地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认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现象和
    规律?
    第二节 地理综合实习方法
    一?地理综合实习的一般步骤
    (一)实习准备阶段
    精心的准备工作是地理综合实习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保证?**,依据教
    学大纲编制详细的实习计划书和任务书,内容主要包括实习目的和任务?实习时间
    和地点?实习纪律?经费预算?综合考核等?第二,成立一支学术水平高?经验丰富?
    责任心强的实习教师队伍?第三,对学生进行培训与动员?召开实习动员大会,明
    确学生的实习任务和目标;鼓励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图书馆等渠道获取实习区
    的背景资料,做好实习前的知识储备?
    (二)野外实习阶段
    野外实习阶段是地理综合实习的主要阶段?首先要明确实习线路?实习方法
    和实习内容;其次确定若干个实习观察点,由观察点组成实习路线,再由观察点和
    实习路线形成实习网络?通过实习观察点—实习路线—实习网络的考察,了解实
    习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地理过程?
    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观测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等?地理
    学致力于研究某一特定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特征?各种地理现象与地理过程之
    间的关系,因此,观察法是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基本的方法?例如,对某一植物群
    落进行实习考察时,我们可通过观察植物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状况来判断它的种类,了解其生长环境?
    观测法通常适用于自然地理学(如水文学?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等)的野外
    考察,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和仪器,对野外地理事物要素和现象进行定量测定的
    方法?它是观察法的深入,由定性过渡到定量?运用观测法进行地理考察时,应及
    时记录测量结果,以便测后整理?
    问卷调查与访谈法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主要适用于人文地理学实习考察?
    该方法通常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① 根据调查目标和任务设计合理的问卷,并确
    定调查地点和范围,做好充分准备;② 现场调研与访谈,做好记录?可以用录音
    笔?相机等设备来保存资料;③ 整理?分析资料,撰写初步报告?
    地理综合实习改变以往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内容“单科为主”?“各自为战”的局
    面,采取“学科交叉?内容综合?协调互补”的原则,实现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
    素有机结合,使实习内容更全面?更综合?每个实习单元都设计针对性强的研究课
    题,培养学生的区域意识?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辩证能力?
    区域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实习区域,在实习区选择代表性的
    样地**进行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实
    习;选择典型的示范区**进行人口?工业?农业?城市?村落和交通等人文地理要
    素的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某要素?某部分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其
    他部分和整体的变化,地理要素间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相互作用会产生新功能的过
    程和机理,从而能更好地掌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过程?机理以及调控的方
    法(图1 1)?
    图1 1 区域地理综合实习内容框架 (三)总结阶段
    实习后的地理综合实习总结阶段是实习的重要阶段?该阶段有三项任务?
    1.整理材料
    整理实习所获资料,对观测记录结果?收集到的文字资料?照片及其他材料进
    行加工?分析,并采用数理和计算机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
    2.综合分析
    对实习区域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和掌握实习区域的自然和经济社会文化特征
    及演化规律?
    3.撰写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通常由题目?前言?正文和总结等部分组成?
    1)题目:实习报告题目应该体现实习的基本内容,前面要冠以实习地区的名
    称?例如,“黄山地区综合地理野外实习考察报告”等?
    2)前言:主要叙述实习时间?目标和任务,实习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概况?经济和交通状况等?
    3)正文:包括实习过程?实习线路与实习内容,实习所得资料和数据的整理与
    分析?
    4)结论:全面概要地总结实习成果,提出实习过程中的新发现?新见解;认真
    归纳实习经验与不足,提出今后实习的建议?
    二?地理综合实习模式
    地理综合实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实习目的和任务,采取不
    同的实习模式?有的教师将其概括为灌输式实习与互动式实习,教师全程指导式
    实习与教师辅导?学生独立实习相结合式实习等实习模式?
    (一)灌输式实习与互动式实习
    按实践教学方式,地理综合实习可以分为灌输式实习与互动式实习?灌输式
    实习是一种“由因导果”式的传统实践教学方式,类似于“讲解—接受”式教学模式?
    该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主,根据实习目标与任务,每到一个实习观察点,将学生召
    集起来,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回校后整理笔记?撰写实习报告;教师批阅实习报
    告,给出成绩?
    与灌输式实习不同,互动式实习是一种“由果溯因”的探究式教学方式,类似于“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不仅注重对书本知识的验证,而且更加注重理
    论知识的运用?互动式实习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打破学生的思
    维定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发现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技术和技能解决问题?
    (二)教师全程指导式实习与教师辅导?学生独立实习相结合式实习
    按组织形式,地理综合实习可以分为教师全程指导式实习与教师辅导?学生独
    立实习相结合式实习?多年来,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多以教师全程指导式实习为主?
    教师全程指导式实习是一种认知型和验证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多以巩固和验证
    理论知识?扩大地理科学视野为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
    论知识,解释实习中发现的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锻炼较少?
    实习中,教师可以变“全程指导”为“辅导”,学生变“客体”为“主体”,教师布置
    实习题目,由学生实习小组独立完成?这对于活跃教学气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和互助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实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能力具
    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辅导与学生独立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能力
    的培养,具有验证性和研究性双重属性?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教师辅导
    学生熟悉实习地区?实习内容和实习方法,布置实习研究题目,由学生独立观察?查
    找资料,*终撰写实习报告;另一种是教师介绍实习地区情况和研究思路与方法,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提出实习研究课题,完成实习任务?这种研究性
    的实习模式对于提高实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种教学实践模式的
    优势,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观察法?观测法与问卷调查法结合起
    来,多种实习模式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陈克龙,周强,肖景义.2009.高师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的实践与探索.青海教育,9 10:72 73.
    毛连水.2010.地理野外实习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探究.山东教育,Z5:93 94.
    赵媛,韩雪珍,诸嘉.2006.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5(2):238 240.
    赵媛.2010.南京地区地理综合实习指导纲要.北京:科学出版社.
    甄江红.2003.区域地理野外实习设计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3):286 290.
    目录
    目 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地理综合实习的意义与方法1
    **节地理综合实习的意义1
    一、 学习地理学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1
    二、 学习地理学野外考察、获取地理资料的方法2
    三、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
    第二节地理综合实习方法3
    一、 地理综合实习的一般步骤3
    二、 地理综合实习模式5
    主要参考文献 6
    第2章黄山地区综合地理实习区地理特征7
    **节综合地理实习区地域范围及地理概况7
    一、 黄山市9
    二、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9
    三、 绩溪县10
    四、 婺源县10
    第二节区域自然地理概况11
    一、 地质地貌11
    二、 山脉与水系18
    三、 土壤与植被20
    四、 气候与气象灾害22
    第三节区域资源与环境25
    一、 矿产资源与开发25
    二、 水资源26
    三、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27
    四、 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30
    五、 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44
    第四节区域经济与社会46
    一、 悠久的历史与文化46
    二、 人口与社会发展47
    三、 经济与交通52
    四、 城市发展与规划55
    第五节黄山地区地理综合实习区域划分56
    主要参考文献 57
    第3章徽州实习区实习指导59
    **节实习目的与实习要求59
    一、 实习区范围59
    二、 实习目的59
    三、 主要实习要素59
    第二节实习线路与实习内容60
    一、 主要实习线路与实习内容60
    二、 主要实习点与实习内容60
    第三节背景资料与实习指导(一)60
    一、 徽州的地理环境基础及文化发**展61
    二、 徽州历史上人居环境的特征68
    三、 徽州古村落演化过程及特征73
    四、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形成机理82
    五、 徽州文化地理实习指导95
    第四节背景资料与实习指导(二)98
    一、 徽州古村落旅游发展98
    二、 屯溪老街旅游资源特征及旅游开发105
    三、 徽州文化旅游地理的实习指导112
    主要参考文献129
    附录1徽州古村落游客凝视调查131
    附录2徽州古村落旅游居民凝视调查134第4章黄山实习区实习指导137
    **节实习目的与实习要求137
    一、 实习区范围137
    二、 实习目的137
    三、 主要实习要求137
    第二节实习线路与实习内容138
    一、 主要实习线路与实习内容138
    二、 主要实习点与实习内容138
    第三节背景资料与实习指导139
    一、 黄山自然地理概况139
    二、 黄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162
    三、 黄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190
    四、 黄山风景名胜区周边城镇旅游业发展状况199
    五、 旅游活动对黄山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研究201
    六、 旅游活动对城镇化过程的影响研究215
    七、 人类活动对植被、土壤影响调研实习223
    主要参考文献 226
    附录1调查记录表227
    附录2相关指标说明229
    第5章九华山实习区实习指导231
    **节实习目的与实习要求231
    一、 实习区范围231
    二、 实习目的232
    三、 实习要求232
    第二节实习线路与实习内容232
    一、 主要实习线路与实习内容232
    二、 主要实习点与实习内容232
    第三节背景资料与实习指导233
    一、 九华山自然环境233
    二、 九华山佛教文化及其景观247
    三、 九华山旅游发展状况264
    主要参考文献 268第6章齐云山实习区实习指导269
    **节实习目的与实习要求269
    一、 实习区范围269
    二、 实习目的269
    三、 实习要求270
    第二节实习线路与实习内容270
    一、 主要实习线路与实习内容270
    二、 主要实习点与实习内容270
    第三节背景资料与实习指导271
    一、 齐云山地质地貌特征271
    二、 齐云山植被279
    三、 齐云山道教文化及其景观282
    四、 齐云山丹霞地貌过程289
    主要参考文献 293
    第7章太平湖实习区实习指导294
    **节实习目的与实习要求294
    一、 实习区范围294
    二、 实习目的294
    三、 实习要求294
    第二节实习线路与实习内容295
    一、 主要实习线路与实习内容295
    二、 主要实习点与实习内容295
    第三节背景资料和实习指导296
    一、 太平湖296
    二、 桃花潭298
    三、 太平湖旅游发展过程及机制298
    四、 人类活动对太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308
    主要参考文献 319
    附录15个样地调查到的主要草本植物种 321
    附图1太平湖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河口滩地实地调查图片323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