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科技档案史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科技档案史

  • 作者:丁海斌 陈凡
  •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24319
  •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01日
  • 页数:374
  • 定价:¥4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从中国科技史和科技哲学的角度看,研究中国科技档案史也是十分必要的。科技档案是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技工作和进行经验积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以它为基本研究内容之一的科技文献史研究理应是中国科技史和科哲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正是科技档案史研究与中国科技史、科技哲学研究的这种内在联系,使我成为科技哲学博士。
    文章节选
    二、记录工具的出现
    文字起源于图画,科技档案也起源于图画。科技起源于人之初,而科技档案则起源于人类记录活动之初。
    图画,是原始人在发明文字之前所使用的记录和表达各种活动与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它的表现形式包括“刻符”和“岩画”。“刻符”包括陶文和木石上的刻画符号,有“指事”性质;岩画包括岩洞、山崖、石壁和其他处所的素描,有象形性质。现已在世界各地相继发现了大量的“刻符”和“岩画”,有相当一部分记载的是科技方面的内容。如在中国发现的远古岩画中①,即有属于数学的各种记数符号和各种几何图形;属于天文学的星图;属于建筑学的建筑图形;属于工具、机械的车辆、舟船、弓箭图;属于农业的各种农作物图画等,它们记述了人类*初的科技成就。从图画到文字大约经历了一个“刻符”与“岩画”一“文字画”一“图画字”一文字的过程。
    比图画稍晚一些产生的是记号,较成熟的记号(如八卦)要早于文字而产生。人类早期的书面语言的发展过程大致为:图画一记号一文字。学者们已经把这个发展过程的中间阶段作为一个时代——记号时代——来加以研究。并认为记号时代已产生数的概念,具备了几何知识和天文历法知识⑦。以中���古代的八卦为例:八卦是一种较典型的记号语言,它主要用“一”和“一一”两种符号表意记事,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并通过各种组合上的变化而表示相当复杂的事物。八卦与季节和方位是一一对应的,在当时主要被用来表示气象、历法和地理方位。中国远古时代还曾用圈和点来作为记号语言,**的“河图”“洛书”就是用圈和点来表示科技事物的。而且据有关专家研究。这种记号语言使用的时间相当长,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圈与点组合起来,可表示任意一件事物④。 中国科技档案史的研究,是中国档案学界和中国科技史界、中国科技哲学界共同关心的重要学术课题。
    史学在各个学科中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基础与出发点,甚至它就是这个学科的全部知识积累。试想,如果我们能够把某一学科从起源到刚刚发生的一切历史都写下来,那么,这个学科的面貌不就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吗?马克思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门科学,那就是历史科学。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包括在它的历史之中。有人说:科学就是科学史;还有人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大概所有学科的人都可以这么说。
    在中国档案学界,许多学者是从学习、研究档案史入门的。但近年来档案史研究有被削弱的倾向,以至于有人发出“将档案史研究进行到底”的呼吁。而一向以来,中国档案史的研究是以文书档案(行政管理档案)史的研究为**,中国科技档案史的研究偏弱、偏少。同时,由于档案学者史学功底的欠缺和某些时候方法与态度的失当,研究中的谬误时有发生。望文生义者有之,如将“天府”说成是档案库房;张冠李戴者有之。如将清入关后作品中出现的“档案”一词,说成是皇太极时期的名词;等等。所谓钻研正未有穷期,档案史的研究不应被削弱,而应该更加重视,加强研究。
    从中国科技史和科技哲学的角度看,研究中国科技档案史也是十分必要的。科技档案是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技工作和进行经验积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以它为基本研究内容之一的科技文献史研究理应是中国科技史和科技哲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正是科技档案史研究与中国科技史、科技哲学研究的这种内在联系,使我成为科技哲学博士。
    目录
    **章 科技档案的起源.
    **节 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
    一、科技的发端
    二、原始社会的基本科技成就
    第二节 科技档案的起源
    一、记录和使用科技档案需要的产生
    二、记录工具的出现
    三、科技档案的萌芽与产生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科技档案
    **节 先秦时期科学技术概述
    一、夏、商、西周三代的科学技术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地图及其他地理档案
    一、先秦时期的地图档案
    二、先秦时期其他类型的地理档案
    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医药档案
    一、中国古代医药档案的产生
    二、早期的医药档案实物
    第四节 先秦时期的天文档案
    一、先秦时期的天文机构与天文观测记录档案
    二、先秦时期的历法档案
    三、先秦时期军事部门的天文档案
    四、《春秋》——史家的天象记录
    五、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中的天象记录
    第五节 甲骨科技档案
    一、甲骨农、牧业科技档案
    二、甲骨天文历法档案
    三、甲骨气象档案
    四、甲骨医药档案
    五、甲骨手工业技术档案
    六、甲骨数学档案
    第六节 先秦时期的科技档案编研成果
    一、《考工记》——手工业技术规范文件汇集
    二、《禹贡》与《山海经》——先秦地理科技档案编研成果
    三、《夏小正》与《甘石星经》——先秦天文观测记录档案编研成果

    第三章 《周礼》中记载的科技档案
    **节 《周礼》中记载的天文档案
    一、大史所掌之天文历法档案
    二、冯相氏、保章氏所掌管的天文观测记录档案
    三、以占卜吉凶为主要目的所形成的天文档案
    四、《周礼》中所记载的天文历史档案
    第二节 《周礼》中记载的地理档案
    一、主要用于经济活动的天官部门所掌的地图档案
    二、主要用于行政区域划分的地官部门所掌的地图档案
    三、主要用于军事目的的夏官部门所掌管的地图档案
    四、其他地理档案
    第三节 《周礼》中记载的农业科技档案
    一、农业生产档案
    二、有关田地所有权的地傅、地约档案
    第四节 《周礼》中记载的医药档案
    一、关于医药文件、档案的形成与保管者
    二、关于医药档案之种类
    三、涉及疾病流行的档案文件
    第五节 《周礼》中记载的手工业档案
    一、有关建筑业的科技档案
    二、有关制酒业、采矿业等其他手工业技术与生产管理档案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科技档案
    **节 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
    一、农、医、天、算四大学科的发展
    二、手工业生产技术等实用技术的进步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地图档案
    一、秦代的地图档案及其管理机构
    二、汉代的地图档案及其管理
    三、包含农业地理等内容的综合类档案——上计
    四、综合性编纂物——方志的兴起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天文历法档案与气象档案
    一、机构设置与制度规范
    二、天象观测记录档案
    三、简牍天文档案
    四、气象记录档案
    五、纬书档案
    六、历史天文档案
    七、天文档案的编纂与天学三志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医药档案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手工业技术和管理档案
    一、秦汉时期的手工业技术档案
    二、骨签——汉代的手工业管理档案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档案
    **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地理档案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图档案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型地图档案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集大成式的陆地水文档案编研作品——《水经注》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天文档案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天文机构
    二、利用天文观测档案资料进行天文学研究的范例
    三、陈卓对天文档案的编研
    四、其他恒星图像的制作与流传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科技档案
    **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科学技术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地理档案
    一、隋唐五代时期地理档案的收集与管理
    二、隋唐时期地图档案的种类
    三、敦煌遗卷中的地理档案资料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其他地理档案
    五、隋唐五代时期地理档案的编研
    六、隋唐五代的气象档案记录
    第三节 隋唐五代的天文档案
    一、天文档案的形成机构
    二、一行的天文观测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医药档案
    一、医药事业化与医药档案
    二、医方的收集与汇编
    三、本草(草药)档案的搜集与整理汇编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科技档案
    第八章 明清时期的科技档案
    第九章 中国古代的水文档案
    第十章 中国近现代科技档案的产生与发展
    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过程
    第十二章 新中国各专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
    第十三章 新中国科技档案管理学和科技档案教育出版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