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名校名师名课实录 中西文化比较十一讲(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QQ咨询:
有路璐璐:

名校名师名课实录 中西文化比较十一讲(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 作者:邓晓芒
  •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5552099
  •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 页数:435
  • 定价:¥4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是中西文化的模式,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把握。中国的文化呢,首先他是以“忠诚”,以“人性本善”,“反璞归真”来作为他的基点。他没有个体独立的意识。个体被融化在群体意识之中。个体被融化在群体意识之中。个体被融化在关系之中。孔夫子讲“仁”,这个“仁”就是二人关系嘛。人的本性就在于二人关系。我个人那不是仁,有了关系才是仁。所以中国的这个个体不独立。西方进入到文明的门槛的时候,头一件大事就是使个体意识独立起来。当然它的基础就是私有制。我们现在也强调私财产,不能够随意侵犯。也是朝这个方向在走,但是那是希腊人早就做过了的事情。我们现在还要补上这一课。
    中西文化比较的问题早中国当代历中文化研究中一个长期探索的任务。本书收入了作者在*近几年有关中��文化比较的一系列讲座的录音,书中的讲座题目大都来自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它们在课堂上获得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和共鸣,而且在各种场合的讲座中也成为人们*为关注的话题。具体包括“我们为什么没有真信仰”“西方伦理精神探源”“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中西艺术精神比较”等。
    文章节选
    (三)中西怀疑论比较(本文为2002年12月2日于吉林大学逸夫楼十六阶讲演的记录稿,经本人整理)
    非常高兴能到吉林大学和同学们见面,吉林大学是我很早就仰慕的地方。在这里,我想谈一下我*近写的一篇文章——《中西怀疑论的比较》。选择这样一个话题来谈。是因为当前国际和国内思潮的现状引起的一些思考。哲学与现实结合得很紧密,我考虑这个问题主要是从中国当前的现实和上个世纪末中国知识界兴起的一股怀疑论思潮出发的。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经讨论了许多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人文精神的讨论就涉及这个问题,一些文学作品里面也包括有这种倾向。当代中国的怀疑论是一个主流思潮,也是当今国际**行的思潮。在西方有后现代,从尼采以来西方人也陷入了价值失落和虚无主义的境地。中国当代的知识分子包括一般老百姓,表现在文学里面,包括以王朔为代表的痞子文学,都表现出对价值的怀疑,对神圣的东西采取否定和鄙薄的态度。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但是这个潮流里还是有一个区别。西方的怀疑论从古到今有它自己的传统;而中国当代的怀疑论也跟中国的怀疑论传统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而这两种传统之间又有一种深层次的差别。我研究这个问题主要还是从现实出发,从中国当前的怀疑论思潮来进行挖掘,来讨论当前中国社会心理的动向,看是否能从这里走出一条路来。怀疑论思想,对于以往的传统信仰、信念,都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这和我们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是极不适应的,中国传统的怀疑论对社会的积极方面有腐蚀作用,它不同于西方的怀疑论。西方的怀疑论在消极否定中仍然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作用。而中国的怀疑论思潮,从王朔的痞子文学开始,我们会发现,虽然对传统的教条的东西有一种解构作用,但缺乏积极的建设力。所以我想讨论一下这种怀疑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基。如果说要寻求一条出路的话,那么和西方怀疑论作一点比较,看看是否能找到理论上的出路,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有理论上的出路,那就意味着现实中也可能有出路;但如果连理论上都没有出路,那么现实中肯定没有出路。所以这个话题很具有现实性,虽然谈起来好像离现实很远。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看。
    中国当代的怀疑论思潮直接导源于中国的道家即老庄思想。老庄哲学在先秦时代就表现出了怀疑论、不可知论、无是无非的特点。但中国还有禅宗的怀疑论思想,我暂时还没有涉及,因为我认为禅宗作为中国式的佛学,基本原理仍然导源于老庄,特别是在怀疑论方面,它的根子还在老庄那里。老庄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是中国文化更深层的东西,跟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以及法家的治国之道相比较而言,老庄的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似乎更深。因为在涉及**关怀方面,无论你是儒家还是法家,当你考虑到人生的**关怀的时候,都有道家的东西。这是题外之话。
    我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中西方怀疑论的比较,试图从里面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一是怀疑论和知识的关系,二是怀疑论和信仰的关系,三是怀疑论和理性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涉及西方怀疑论三个不同的时期,一个是古希腊,一个是中世纪,一个是近现代。
    ……
    目录
    (一)我们为什么没有真信仰
    (二)西方伦理精神探源
    (三)中西怀疑论比较
    (四)从康德的道德哲学看儒家的乡愿
    (五)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
    (六)黑格尔辩证法与中西哲学
    (七)中西艺术精神比较
    (八)中西生死观比较
    (九)中西法制思想比较
    (十)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十一)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反思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