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西怀疑论比较(本文为2002年12月2日于吉林大学逸夫楼十六阶讲演的记录稿,经本人整理)
非常高兴能到吉林大学和同学们见面,吉林大学是我很早就仰慕的地方。在这里,我想谈一下我*近写的一篇文章——《中西怀疑论的比较》。选择这样一个话题来谈。是因为当前国际和国内思潮的现状引起的一些思考。哲学与现实结合得很紧密,我考虑这个问题主要是从中国当前的现实和上个世纪末中国知识界兴起的一股怀疑论思潮出发的。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经讨论了许多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人文精神的讨论就涉及这个问题,一些文学作品里面也包括有这种倾向。当代中国的怀疑论是一个主流思潮,也是当今国际**行的思潮。在西方有后现代,从尼采以来西方人也陷入了价值失落和虚无主义的境地。中国当代的知识分子包括一般老百姓,表现在文学里面,包括以王朔为代表的痞子文学,都表现出对价值的怀疑,对神圣的东西采取否定和鄙薄的态度。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但是这个潮流里还是有一个区别。西方的怀疑论从古到今有它自己的传统;而中国当代的怀疑论也跟中国的怀疑论传统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而这两种传统之间又有一种深层次的差别。我研究这个问题主要还是从现实出发,从中国当前的怀疑论思潮来进行挖掘,来讨论当前中国社会心理的动向,看是否能从这里走出一条路来。怀疑论思想,对于以往的传统信仰、信念,都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这和我们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是极不适应的,中国传统的怀疑论对社会的积极方面有腐蚀作用,它不同于西方的怀疑论。西方的怀疑论在消极否定中仍然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作用。而中国的怀疑论思潮,从王朔的痞子文学开始,我们会发现,虽然对传统的教条的东西有一种解构作用,但缺乏积极的建设力。所以我想讨论一下这种怀疑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基。如果说要寻求一条出路的话,那么和西方怀疑论作一点比较,看看是否能找到理论上的出路,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有理论上的出路,那就意味着现实中也可能有出路;但如果连理论上都没有出路,那么现实中肯定没有出路。所以这个话题很具有现实性,虽然谈起来好像离现实很远。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看。
中国当代的怀疑论思潮直接导源于中国的道家即老庄思想。老庄哲学在先秦时代就表现出了怀疑论、不可知论、无是无非的特点。但中国还有禅宗的怀疑论思想,我暂时还没有涉及,因为我认为禅宗作为中国式的佛学,基本原理仍然导源于老庄,特别是在怀疑论方面,它的根子还在老庄那里。老庄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是中国文化更深层的东西,跟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以及法家的治国之道相比较而言,老庄的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似乎更深。因为在涉及**关怀方面,无论你是儒家还是法家,当你考虑到人生的**关怀的时候,都有道家的东西。这是题外之话。
我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中西方怀疑论的比较,试图从里面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一是怀疑论和知识的关系,二是怀疑论和信仰的关系,三是怀疑论和理性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涉及西方怀疑论三个不同的时期,一个是古希腊,一个是中世纪,一个是近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