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章“人上牌”——上等的猫食
第二章葬礼
第三章援外计划
第四章疑惑
第五章清香的茉莉
第六章奇怪的印记
第七章恶作剧?
第八章“我不想长期流放在外”
第九章凌明利的关切
第十章“我们只是遵命行事”
第十一章歌丽美雅只是一条船
第十二章恐怖分子在哪里?
第十三章悲凉的大地<br />楔子 <div>**章“人上牌”——上等的猫食</div> <div>第二章葬礼</div> <div>第三章援外计划</div> <div>第四章疑惑</div> <div>第五章清香的茉莉</div> <div>第六章奇怪的印记</div> <div>第七章恶作剧?</div> <div>第八章“我不想长期流放在外”</div> <div>第九章凌明利的关切</div> <div>第十章“我们只是遵命行事”</div> <div>第十一章歌丽美雅只是一条船</div> <div>第十二章恐怖分子在哪里?</div> <div>第十三章悲凉的大地</div> <div>第十四章迫近的威胁</div> <div>第十五章如蛆虫般的饥民</div> <div>第十六章寻找茉莉</div> <div>第十七章狮头马沦陷了</div> <div>第十八章忧伤的茉莉</div> <div>第十九章雪地上的悲剧</div> <div>第二十章再见茉莉</div> <div>第二十一章暗夜中的歌声</div> <div>第二十二章悄悄来临的死神</div> <div>第二十三章永恒的机器人</div> <div>第二十四章真相</div> <div>第二十五章快乐的桃花源</div> <div>第二十六章毁灭与新生</div> <div>尾声</div>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序: 核战危机与科幻之旅站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在中国不论是台湾还是大陆,过去的二三十年都是华文科幻作品成长起飞的年代。北京的海洋出版社出了一套很有影响力的《科学神话》即为代表;台湾的照明、环华等出版社,也不约而同���致力于科幻读物的推广。当时两岸几乎没有任何接触,之后的出版信息和图书交流逐渐增多,回望一路走来的华文科幻,虽非繁花锦簇、辉煌灿烂,却仍有豁然开朗的喜悦。《歌丽美雅》的写作动机,思考到世界曾经处在美苏两大强权对抗、核战恐惧阴影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有一部电视影集《美国沦亡记》, 描写俄国侵入美国, 统治占领美国全境发生的故事。影片上映后, 我真心佩服美国人这种百无禁忌的艺术表现方式, 这也是创作自由的一种体现。差不多同一时间,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提出的“核子冬天”生态浩劫的警告,有如暮鼓晨钟一般撼动着世界人心。今天环顾世局,全球笼罩在恐怖阴影下,令人心惊;“9·11”事件改变了传统战争的概念,再乐观的科幻作者也不能再期望科技将带给明天无限的美好。那时,我思考人类的未来后,写了文明三部曲:**部,人类经历浩劫后讨论环境危机的《鼠城记》;第二部,人类追求永生,部分人变成了永恒的机器人,并进行星际移民,讨论人口危机,即《歌丽美雅》;第三部,变成永生的机器人(人类不死)以后的社会,讨论精神危机的《天堂鸟》。三部书之主题的严肃性也许限制了小说的发挥,但我是从传统小说创作的道路变换跑道走向科幻创作的,我的创作理念不求严肃但也避免通俗,希望取得中间的平衡,保持小说的趣味,同时兼顾科幻想象的原创性,不要太过艰涩而让人难以下咽。我在写作方向摸索中,逐渐发现成人科幻有它创意的局限性,很容易与人“所见略同”,科幻点子也老早被归纳成某些公式。或许正因为这样,张系国认为科幻小说可以不需要主流文化的认可,甚至提出反主流呼吁:“……这可以说是科幻小说家的‘堕落’企图占有主流的地位,所以才想要改这些名词。这堕落是反面意思,由次文化‘堕落’回主文化去,对次文化本身的成员来讲是一种倒退,甚至是种离‘经’叛‘道’现象。”这时候,我还无法领略他的深沉含意,不甘于科幻小说被视为旁门左道,一直以为科幻小说的存在意义,应该朝向精致化、艺术化的方向,更希望带给少年朋友若干启迪;这也就是我兼顾写作一系列少年科幻小说及科幻童话的原因,所幸还有《大鼻国历险记》等作品获得台湾的文艺奖。传统的主流文学把科幻拒之于门外,其来有自,中外皆然,我则念念不忘企求进入一个不被视为“通俗”或“次文化”的领域,希望为科幻小说找到**的寄托之所,才能为少年儿童科幻努力开拓。*终我体会到“科幻小说是一种童话特质的文学”,今天我们看到科幻小说与哈利·波特或魔戒式的魔法、奇幻纠缠不清,也就不足为怪了。好在,如今科幻已经可以自立门户,不需要在传统园地栽种、施肥灌溉。从“纯科幻”的立场来定义科幻小说的性质,正统的科幻小说可以视为一种“思想的实验”,假设某种未来或未知事件发生后,遭遇到的情况和后果描写,就这点来说,科幻小说也许有它预见未来的能力和值得夸耀的地方。“思想的实验”也*常被理论物理学家拿来作为验证物理理论的工具,执行在现实中无法做到的实验。从科幻小说的狭义与广义定义来说,言人人殊,有所谓“有多少科幻小说作家,就有多少种科幻小说”的定义,这是一点不夸张的。我自己*近为少年科幻作者提出的简单观点是:“科幻就是合理的想象,或看似合理的想象。”说得粗俗过火一点就是:“扯得有理就是科幻,扯得有趣就是奇幻。”我们也看到中国大陆令人敬佩的王晋康的“核心科幻”与刘慈欣提出的“真科幻”概念,以及韩松令人叫绝的反乌托邦小说,为科幻意义找到了真髓。《歌丽美雅》可以说是反乌托邦小说,就是社会科学的幻想小说。写作长篇科幻的困难在于,作者需要对“陌生”环境作长篇累牍的描写,在构思上吃力不讨好。幻构书写一个与现实迥然相异的世界是要呕心沥血的,对不熟悉的情况描写太多,会引起阅读上的障碍,容易穿帮,也令读者生厌。长篇写作需要储备大量的素材并积蓄长跑耐力,当然不会像中短篇那样轻巧如意,容易达到**。《歌丽美雅》有着传统小说的架构,写了两个**的相互关系、战争阴谋与起落兴亡,严肃与通俗兼容,目的在于拉近与非科幻的传统小说的距离,使科幻与人文意味交融。作品的表现方式或可作为一般想要进入长篇科幻写作者的参考,其中的科幻背景适度安排穿插于人物故事与变幻曲折的情节中。就表现技巧来说,它的缺失应该是场景太过辽阔,人物众多,不是10余万字所能写清楚的,但每个重要的人物和故事线索都在*后的结局中作了完整的交代。本书写作的原始动机来自《圣经·启示录》的末日预言,还有已故的美国**预言家艾格·凯西在1936年说的一个关于世界大动乱的**预言。内容是美国全境大半遭遇毁灭,之后主人公在2100年重生,搭着一架奇怪的飞机以难以置信的速度飞越北美,降落在一个正在重建中的大城市。他问城市的名字,被告之是“纽约市”!20世纪80年代,我在照明出版社推动科幻读物出版时,《世纪的预言》这本奇书提到凯西等人的事迹,就深深地打动了我。《歌丽美雅》中的科幻概念“永生机器人”,今天也常见诸各种科学家的言论或影视情节。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工程师莫拉维克(Hans Moravec)认为大部分人会很高兴脱离血肉之躯,换取更大的自由,在虚拟空间里得到永生;但他猜测,也有一些比较具有野心的原始人会说“我们不想加入机器世界”,就像阿米绪人拒绝文明一般。被《科学美国人》称为“与主流成九十度角前进的人”的佛瑞曼·戴森(Freeman Dyson)说:“生命所形成的各种外在形体是无法设定限制的……我们可以想象,在下一个十的十次方年之间,生命可能会从肉体和血演化出去,深埋在星际的黑云之中……或者在一部有感情的计算机中。”杜兰大学的物理学家狄普勒(Frand Tipler)曾撰写博士论文探讨建造时光机器的可能性。他的想法更为超前,他认为宇宙*后将变成一台全知全能的计算机,在遥远的未来,所有过去在宇宙中死去的人,都将靠**计算机重新组合其肉体和灵魂信息而复活过来。科幻意念的“所见略同”也许象征科学臆想的某种未来趋势,某些现代人集体做着同样的未来之梦。 至于书中所指的消灭特定人种的隐形战争,今天我们逐渐明白基因科技的发展可能制造出生物武器,以消灭特定种族,却对其他族裔无害,美国国防部长柯恩,就曾公开表示他的忧虑。《歌丽美雅》到底在天上还是地下?或在任何一处想象得到、想象不到的地方?本书也许可以带给你某些思考。显示全部信息媒体评论歌丽美雅,这是天堂中的地狱。一部悬念迭起的惊险小说,书中折射着作者严肃的思考和深切的忧虑。 ——**科幻作家 王晋康
反乌托邦与科幻的**结合,环境与人口危机的噩梦,未来科技大国所展现的全新的生存法则,这一切构成了一部震撼的未来史。 ——**科幻作家 刘慈欣
歌丽美雅,这是天堂中的地狱。一部悬念迭起的惊险小说,书中折射着作者严肃的思考和深切的忧虑。 ——**科幻作家 王晋康<br /><br /> <div>反乌托邦与科幻的**结合,环境与人口危机的噩梦,未来科技大国所展现的全新的生存法则,这一切构成了一部震撼的未来史。 ——**科幻作家 刘慈欣 <br /><br /></div> <div>本书描写生态大浩劫之后的美洲世界,富国与穷国的对比,让我们窥见了**世局在凹凸镜中的显影。 ——**科幻作家 韩 松 <br /><br /></div> <div>一颗童心,一部具有童话特质的反乌托邦小说,台湾科幻界泰斗黄海先生的科幻小说《歌丽美雅》好看,耐读,发人深省。 ——**科普科幻作家 董仁威 </div> <div> <br />反讽美国的衰落与美洲未来,令人震撼警醒,一个光明与黑暗、富裕与贫穷、荣耀与卑鄙交缠并存的世界。 ——**科幻作家 郑 军 <br /><br /></div> <div>《歌丽美雅》令人玩味的美丽名词之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惊悚未来? </div> <div> ——《科幻世界》主编 姚海军 <br /><br /></div> <div>反乌托邦小说也有诗意的惊悚,《歌丽美雅》让我们看到了世局的倒影。</div> <div> ——**科幻作家 吴 岩 <br /><br /></div> <div>翻开这本书,便置身于异世界的环境之中,看到许多悲凉和无奈。描述科学臆想的某种未来趋势,乃是科幻小说家的职能。黄海将这种职能发挥到****。当我的思绪随着文字浸入到他创造的这个异世界,我竟然无法摆脱。 ——**科幻作家 凌晨</div>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