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以载道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以载道

  • 作者:罗松涛
  • 出版社:北京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0003503
  •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 页数:304
  • 定价:¥4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文以载道——文只是载体,道才是根本。“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往今来,但凡流芳千古的王侯将相、达官显贵,无不通今博古,对诗文名句信手拈来,大小场合挥洒自如。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读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尤其那些集思想、情感、哲理于一身的名文名句,虽历经沧桑而熠熠生辉,对当今社会仍有借鉴意义。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所著文章中,多次针对时事引经据典,生动形象、寓意深远,**思想智慧,给人以深刻启迪。本书以文学鉴赏的形式,对这些诗文加以解析,阐释其现实意义。读者可以在优美隽永的诗词文章中,探寻治国理政、修身做人的道理,并领略到一位大国**的济世情怀和儒雅风采。
    文章节选
    长风破浪会有时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中,分别用三个诗句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说到中华民族的明天时,他讲到: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长风破浪会有时”,出自李白的诗歌《行路难》。从字面上不难理解,踏波破浪的风(机会)迟早都会到来,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长风破浪”的*早出处在南北朝时期沈约编纂的《宋书?宗悫传》里。书中写到: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小时候,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是南北朝时期宋国南阳人,他的原话是不是这样说的不得而知,但他确实是一位从小就志向远大的奇人。听到侄儿的回答,志行高洁的叔父感到惊奇,说这小子将来如果不能大富大贵,就必然会使家族破败。叔父的前半段话慢慢应验了,当强盗打劫哥哥的婚礼时,年仅十四岁的宗悫带人将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几年以后,边境战事起来,宗悫自告奋勇地请求参战,被皇帝任命为振武将军。当上将军后,宗悫屡立战功,*终被封为洮阳候,实现了长风破浪远大的志向。
    唐朝大诗人李白引用了关于宗悫的这个典故,留下代表之作《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因唐朝规定“凡祖上经商者不得参加科举”,李白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进入仕途,于公元725年离家远游。在资讯极不发达的古代,远游是交朋结友、开阔视野,提升名气、寻找发展机会的途径。事实上,这几点李白都做到了。从四川取道重庆,一路沿长江而下,直到南京、苏州……,李白不但诗词艺术水平大增,留下不朽的诗篇,还得到同好及达官如司马承祯、贺知章、韩朝宗等人的赏识和鼓励。*终,李白来到长安,以诗文得到玄宗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供奉翰林。但好景不长,恃才放旷、口无遮拦的李白开罪权臣,*终遭同僚诋毁被赐金放还。
    公元744年,李白愤懑地离开长安,写下《行路难》组诗的**首。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设宴饯行。心情郁闷的李白一反“一饮三百杯”的豪放,茫然不能饮食。宴饮之后,即将踏上未知的旅程,人生道路如此艰险,岂是“冰塞川”、“雪满山”所能比拟!但诗人并没有消沉,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联想到老来得到重用的姜尚和伊尹,从而坚定对前途的信心。即便有这样的信心,但现实的道路充满曲折坎坷和未知的选择,自己的道路又在哪里呢?正如孔子逢歧路而哭,四十岁出头的李白无可避免地遭遇了中年难题,*终积极用世的远大抱负让他摆脱了苦闷彷徨。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汇聚成强大精神力量,让诗人完全解脱出来,以积极、乐观、自信、豪迈的心态坚持自己的**目标。
    习近平以“长风破浪会有时”预示中华民族的未来,是抚今追昔之后以历史眼光做出的伟大判断,是站在古往今来的历史高度对胜利的展望。经过自封建社会末期一百多年来的艰苦奋斗,中华民族依靠自己的努力扫清了发展道路上的无数障碍,目前正沿着正确的道路奋勇前进。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既立足国民生活等近期目标,又着眼于民族复兴的宏伟愿景。**之中国正是蓄势待发的雄狮,处于民族复兴的黎明之时。全国人民都应该具备“长风破浪”的信心和能力,朝这个宏伟的目标而努力。然而,作为每一个中国人,应清醒地认识到革命和建设成果的来之不易,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依靠自身的努力方能实现目标,因此,面对“破浪之长风”,必须即可“直挂云帆”,方能实现“济沧海”的目标。
    不少读者学习《行路难》后,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励志名言,相信实现理想的那**迟早会来到的,到时候即大显身手,大展宏图……胸怀伟大理想并没有错,然而处于和平发展时代的我们,时时刻刻都面对平等竞争的机会,即便机会有所偏颇也还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一说。因此,切忌发出“拔剑四顾心茫然”、“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慨叹,更不必一味追问“行路难”,而应立马着眼当下,时刻做好准备,随时让人生的航船乘长风破万里浪,朝着理想的彼岸行驶。
    ……
    目录
    治国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长风破浪会有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满招损,谦受益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治大国若烹小鲜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刮骨疗毒、壮士断腕
    愚公移山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亲民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为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夙夜在公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位卑未敢忘忧国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外交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畏浮云遮望眼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
    人生乐在相知心
    编辑推荐语
    ★深入解读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所著文章中引用的诗词歌赋、文化典故,准确理解讲话精神和思想精髓。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
    ★全书分为:治国篇、亲民篇、外交篇、修身篇,全面透视治国大略、亲民思想、外交方针、修身之道。展现一位大国**的儒雅风采。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