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族群关系的早期历史
当代的族群关系往往是历史的某种延续,历史上族群之间关系融洽与否对今天的族群关系都有一定程度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研究今天的瑶、汉、壮关系,对历史的回顾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瑶人大约于唐宋期间才迁入广西,而这一时期有关瑶、汉、壮关系的史籍资料比较有限,故我们把焦点主要集中于明清两代。
在清代以前的中国历史典籍中,人们很难找到“大瑶山”这一地名,这一带地区直到宋代以后才因“瑶乱”而广为人知。从现今我们能够掌握的史料来看,大瑶山真正闻名朝野的是在有明一代,当时这一带被称为“大藤峡”,因经常发生所谓的“瑶乱”,朝廷对此地区的瑶人展开了连年的征讨。本章将从明代中原王朝对大藤峡地区“瑶乱”的“征剿”开始,探讨明清以后大瑶山瑶人与周边地区壮、汉人关系的发展过程,以及瑶人列中原王朝和地方政府的态度。
一 明代大藤峡的汉瑶关系
明朝立国于1368年,从此“瑶乱”便屡屡发生。为了“平定瑶乱”,朝廷发动了近二百年之久的“征��”,这场经年不息的武装镇压,被称作是中原王朝对瑶人实施的一场“大屠杀”,对后来的瑶、汉、壮关系的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造成了大瑶山此后数百年间与外界的隔绝以及瑶、汉、壮相互排斥格局的形成。但是,为什么“瑶乱”会频繁产生?大藤峡瑶人与周边地区汉、壮人和中原王朝这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瑶人如何看待与汉人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对这些问题,学界的探讨不多,亦不深入。在此,笔者尝试以有限的史料对之作粗浅的分析。
(一)“瑶乱”:瑶、汉关系的恶化
有关明代大藤峡地区瑶人与周边汉、壮人的关系状况,较少有人论及。史籍中充满了关于这一地区“瑶乱”频发和朝廷对瑶人大肆征剿的记载。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瑶人与周边地区汉人关系的紧张由来已久,自宋代以来许多地方瑶、汉之问的冲突时有发生。而到了明代,在广西大藤峡一带,这种紧张关系上升为更大规模、更激烈的武装冲突。对这种冲突的记载常常以“瑶贼作乱”等字眼出现在有关史籍当中,成为被频频提及的历史事件,但却极少有人深究其起因。那么,史籍中的“瑶乱”指的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