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及时总结“资源与灾害探查”湖南省高校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柳建新教授组织团队中部分从事电(磁)法和深部地球物理研究的骨干人员,撰写了《地球物理计算中的迭代解法及其应用》《直流激电反演成像理论与方法应用》《大地电磁贝叶斯反演方法与理论》《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三维有限元正演》《便携式近地表频率域电磁法仪器及其信号检测》《东昆仑成矿带典型矿床电(磁)响应特征及成矿模式识别》《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面隆升机制的地震学问题》和《青藏高原岩石圈力学强度与深部结构特征》共8本专著,集中反映团队新的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
《东昆仑成矿带典型矿床电(磁)响应特征及成矿模式识别/有色金属理论与技术前沿丛书》详细介绍了东昆仑成矿带的大地构造分区与演化、矿产分布和地球物理特征,并设计了高寒、高海拔、高纬度区域的不同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得到了一系列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结论。首先,在东昆仑成矿带的典型地质地貌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在应用地球物理探测中遇到的特殊接地、供电问题及激电法和频率域电磁测深法中有几种不同探测地质体目标(如岩性接触带、断裂带、岩脉)等现象展开相应的模型计算;然后根据东昆仑成矿带内的不同类型的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