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孟子 黑皮阅读升级版 中小学生阅读文库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孟子 黑皮阅读升级版 中小学生阅读文库

  • 作者:[战国] 孟子
  •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9500806
  • 出版日期:2019年02月01日
  • 页数:240
  • 定价:¥36.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孟子》是战国时期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的一部儒家经典,现存七篇十四卷。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取譬生动,论据充实。
    文章节选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1]。王曰:“叟[2]!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3]!何必曰‘利’?亦[4]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5]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6]利而国危矣。万乘[7]之国,弑[8]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9]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10]。未有‘仁’而遗[11]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1]梁惠王:即魏惠王(公元前400-前319年),于前369年继位为魏国国君。他在位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屡次落败,不得已将魏国国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到了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因此魏国又被称为“梁”;前344年,他自称为王,史称“梁惠王”。据史料记载,前335年,为谋富国强兵,梁惠王以重金招募贤士,于是,“孟子适梁,礼请孟子,见之”。
    [2]叟:古代对长老的尊称,这里是梁惠王对孟子的尊称。当时,孟子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另外,叟也指老人,如《愚公移山》里的智叟。
    [3]王:指梁惠王。孟子将梁惠王简称为王。
    [4]亦:只。
    [5]庶人:即百姓。
    [6]交征:互相争夺。征,求取。
    [7]万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一般而言,一乘兵车配甲士三名,步兵七十二人。当时以拥有兵车数量的多寡来衡量诸侯国的大小强弱,万乘之国就是很大的**了,其次是千乘之国等。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燕、齐、楚、秦等,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等。而下文提到的千乘、百乘之家,其中的“家”指的是有封邑采地的公卿大夫。
    [8]弑:古代对在下者杀害在上者的说法。
    [9]苟:如果。
    [10]餍:满足。
    [11]遗:遗弃,抛弃。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问道:“老先生,你不远千里来到我的**,一定有对我的**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一定要说到利呢?只要说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百姓说:‘怎样有利于我自己?’就会造成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的局面,**就危险了。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里,这些大夫就拥有一千辆兵车,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里,他们就拥有一百辆兵车,这不能算不多了。可是,如果轻仁义而重利益,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永远不会满足的。相反,从来没有讲‘仁’的人抛弃父母的情况,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侵犯国君的情况。所以,大王只要讲仁义就够了,又何必说利呢?”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1],顾[2]鸿雁麋鹿,曰:“贤者[3]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虽有此,不乐也。《诗》[4]云:‘经始灵台[5],经之营之。庶民攻[6]之,不日[7]成之;经始勿亟[8],庶民子来。王在灵囿[9],麀鹿[10]攸伏,麀鹿濯濯[11],白鸟鹤鹤[12]。王在灵沼[13],于[14]牣[15]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16]曰:‘时日害丧,予及女[17]偕亡!’民欲与之皆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1]沼上:池塘边。沼,水池,池塘。
    [2]顾:看,观察。这里解释为专注地看。
    [3]贤者:指品德高尚的人。
    [4]《诗》:这里指《诗经·大雅·灵台》篇,这篇诗描写的是周文王与民同乐的情景。
    [5]经始灵台:开始规划建造灵台。
    [6]攻:建造。
    [7]不日:不久,没几天。
    [8]亟:急。
    [9]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猎场。
    [10]麀鹿:即母鹿。
    [11]濯濯:肥胖而光滑的样子。
    [12]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
    [13]灵沼:周文王的水池。
    [14]于:语气助词,表赞叹。
    [15]牣:满。
    [16]《汤誓》:《尚书》中的篇章,主要记载的是商汤讨伐夏桀时的誓师宣言。
    [17]女:同“汝”,即你。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边专注地看着嬉戏的鸿雁、麋鹿,一边问孟子:“品德高尚的人对此也能感受到快乐吗?”
    孟子回答道:“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感受到这种快乐,品德不高尚的人,即使拥有了这些,也不能真正感受到快乐。《诗经》上说:‘周文王开始规划建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妙安排。百姓们都高兴地来为他劳作,结果没几天就建造好了。建造灵台本来是不必着急的,但百姓们自愿加快进程。周文王到灵囿游览,母鹿悠闲地卧着。母鹿身子肥大,毛色光亮,白鸟也闪动着美丽的羽毛。周文王到灵沼游览,满池的鱼儿都欢快地跳跃。’虽然周文王依靠民力才建造了高台深池,可是百姓们却非常高兴,把那个高台叫作‘灵台’,把那个水池叫作‘灵沼’,并为周文王能享有麋鹿鱼鳖而快乐。古代的国君与民同乐,所以得到了真正的快乐。相反,《汤誓》里说:‘这个太阳(夏桀)什么时候才毁灭啊?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百姓恨不得与之同归于尽的国君,即使拥有高台深池和珍禽异兽,还能独自享受到快乐吗?”
    ……
    目录
    【卷 一】 梁惠王(上)
    【卷 二】 梁惠王(下)
    【卷 三】 公孙丑(上)
    【卷 四】 公孙丑(下)
    【卷 五】 滕文公(上)
    【卷 六】 滕文公(下)
    【卷 七】 离 娄(上)
    【卷 八】 离 娄(下)
    【卷 九】 万 章(上)
    【卷 十】 万 章(下)
    【卷十一】 告 子(上)
    【卷十二】 告 子(下)
    【卷十三】 尽 心(上)
    【卷十四】 尽 心(下)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