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北江诗话(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QQ咨询:
有路璐璐:

北江诗话(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 作者:[清] 洪亮吉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135561
  • 出版日期:2019年04月01日
  • 页数:130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北江诗话》论诗强调“性情”、“气格”,认为诗要“另具手眼,自写性情”,赞赏杜牧的诗文能于韩、柳、元、白四家之外“别成一家”的*创精神;批评沈德潜诗学古人,“全师其貌,而先已遗神”;非议翁方纲诗“如博士解经,苦无心得”(同前卷一)。评论古代及当时诗人,亦多精到语。
    文章节选
    北江詩話 卷一 一 西漢文章*盛,如鄒、枚、嚴、馬以迄淵、雲等,班固不區分别爲立傳,此文章所以盛也。至范蔚宗始别作《文苑傳》,而文章遂自東漢衰矣。 漢文人無不識字,司馬相如作《凡將篇》、揚雄作《訓纂篇》是矣。隋、唐以來,即學者亦不甚識字,…… 二 余*喜觀時雨既降、山川出雲氣象,以爲實足以窺化工之藴。古今詩人,雖善狀情景者,不能到也。陶靖節之『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庶幾近之。次則韋蘇州之『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亦是。此陶、韋詩之足貴。他人描摹景色者,百思不能到也。 三 世俗以爲月中有姮娥,又有蟾蜍。非也。張衡《靈憲》云:“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宫,遂託身於月,是爲蟾蜍。”是蟾蜍即姮娥所化,非有二也。高誘《淮南王書注》亦云:姮娥奔入月中,爲月精。今人稱美色者必曰『月中姮娥』,無論事涉輕,亦失之遠矣! 四 世俗以爲月中有姮娥,又有蟾蜍。非也。張衡靈憲云:“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一〕,姮娥竊之,奔月宫,遂託身於月,是爲蟾蜍。”是蟾蜍即姮娥所化〔二〕,非有二也。高誘淮南王書注��云〔三〕:姮娥奔入月中,爲月精。今人稱美色者必曰『月中姮娥』,無論事涉輕褻,亦失之遠矣! 〔一〕“藥”,稿本原筆誤作“學”,右側有“—”,天頭另書“藥”字。 〔二〕“姮娥竊之”及“姮娥所化”之“姮”,稿本誤作“恒”,他處不誤。 〔三〕“書”字,稿本無。
    目录
    北江詩話 目 録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附録 北江詩話跋 (張祥河) 北江詩話跋 (伍崇曜) 洪穉存先生北江詩話序(湯成彦) 洪穉存先生北江詩話跋(周錫光) 重刊北江詩話序(王國均) 後記 北江詩話版本源流考(代修訂後記) …… 〖後記〗 《北江詩話》六卷,清洪亮吉著。亮吉字稚存,號北江居士,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乾隆進士,授編修,督學貴州。他晚年因上書批了清王朝的逆鱗,被充軍到伊犁。後赦還,號更生居士。他生於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卒於嘉慶十四年(一八〇九),其生存時代,正當清代學術——尤其是考據學——的鼎盛時期。亮吉是經學家、史學家、地理學家、駢文家、詩人,因此在《北江詩話》(不是他的主要著作)裏涉及的方面極爲廣博,舉凡金石文字、歷史人物、史學、地誌、書法以至于科場掌故……莫不數見。其論詩以『性』、『情』、『氣』、『趣』、『格』爲等第,謂『詩文講格律,已入下乘』。不僅對於『格調』派如沈德潛『學古人』只是『全師其貌,而先已遺神』,有所非議;即對於其他許多前輩詩人和同時詩人都有不客氣的批評,如評吴偉業『殊昧平仄』;評邵長蘅『作意矜持,描頭畫脚,又無真性情與氣』;評王士禛『受聲調之累』,用杜詩是『湊韻』,改杜詩以『掩迹』,竟至『點金成鐵』;評朱彝尊學初唐、學北宋都是『邯鄲學步』,『卒不能自成一家』;評宋琬『畢竟後來才士少,詩名數到宋黄州』;評袁枚『佻』、『淫艷』;評厲鶚『意取尖新』,而『氣局本小』。…… 他*傾倒的清初詩人是黎簡,説黎詩善於『造句』、『造字』、『造境』。他推重同時的詩人錢載,而又私阿黄景仁。持論與當時人推重袁枚、蔣士銓、趙翼諸家的意見相反。在詩藝術上他有創見,但也有偏見。 本書據清光緖三年洪氏重刊本作底本,與粤雅堂叢書本對校,標點出版。 陳邇冬 〖北江詩話版本源流考(代修訂後記)〗 北江詩話的刊本,均爲洪亮吉嘉慶十四年(一八〇九)去世後所刻。其撰寫的時間,在詩集與詩話中能找到一些線索。 …… 北江詩話的版本,今存有洪亮吉手稿本四卷,刻本有道光年間張祥河刊四卷本北江詩話(以下簡稱張祥河本)、咸豐四年(一八五四)伍崇曜刊粤雅堂六卷本北江詩話(以下簡稱粤雅堂本)、咸豐八年(一八五八)周錫光淵海樓刊湯成彦批點六卷本洪穉存先生北江詩話(以下簡稱周錫光本)。光緒三年(一八七七)洪亮吉曾孫洪用懃刊授經堂本洪北江全集時,内收北江詩話六卷本(以下簡稱授經堂本)。此後,授經堂本板片爲湖北官書局購去並刷印行世。光緒三十四年(一九〇八),上海掃葉山房刊石印本六卷本洪北江詩話,其後,至民國年間,此本還多次再印。諸本序跋中,提及道光咸豐年間李文瀚曾刻二卷本,内容爲六卷本北江詩話的後二卷,但這一版本,這次修訂時暫未覓得。 …… 這次再版修订,在舊版的基礎上,增補了張祥河本的跋語、周錫光本的序與跋,并補充了校勘記。校勘時,仍以授經堂本(校勘記中省稱爲“授本”)、爲底本,校以洪亮吉手稿本(校勘記中省稱爲“稿本”)、張祥河本(校勘記中省稱爲“張本”)、粤雅堂本(校勘記中省稱爲“粤本”)、周錫光本(校勘記中省稱爲“周本”)。掃葉山房本從授經堂本而出,未增更多的序跋等,不納入參校。爲保留文獻,洪亮吉手稿中雖有筆誤等誤字,亦照録出校。因手稿中確有不少訛字,且舊日刻本通行已久,整理時並不以稿本作爲底本,稿本、各刻本兩通的情況下,亦不據稿本逐一校改。周錫光本中所附湯成彦圈點、評語,限於體例等,不予補録。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 二〇一九年二月
    编辑推荐语
    《北江诗话》是洪亮吉所作诗话,论诗强调“性情”、“气格”,认为诗要“另具手眼,自写性情”,清代以来,影响甚大。书中不仅论诗,兼评时风,卷三“藏书家有数等”,成为后来谈论藏书者津津乐道之话题。这次再版,补充介绍了《北江诗话》的版本源流,并增补了序跋和校勘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