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一带一路”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兼论中国、印度的历史担当)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一带一路”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兼论中国、印度的历史担当)

  • 作者:郁龙余 等 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43275
  • 出版日期:2019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1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和印度,两个为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度,自古便经由丝绸之路紧密相通。《“一带一路”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兼论中国、印度的历史担当》围绕中印千年文化关系,从宏观上分析两国文明交往中的智慧和精髓,探寻两国文明相通与融摄的思想基础;从微观上体察当代中印文化交流中典型人物与主要事迹,挖掘文明内部的共有价值,探索文明互鉴的实现方式。 《“一带一路”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兼论中国、印度的历史担当》**对中印传统理念以及21世纪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学术梳理,真诚而生动地讲清楚了“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是首本用中国立场和世界眼光,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视角,客观、系统、深入地论述“一带一路”的前世今生和发展前景的文集。因此,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印关系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是一部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的著作。
    文章节选
    《“一带一路”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兼论中国、印度的历史担当》:
    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动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有许多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各种各样。其中,有些说法似是而非,如说“一带一路”的提出是出于对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反制,有的干脆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版的“新马歇尔计划”,有的说“一带一路”建设是为了向国外“转移过剩产能”。也有一些说法将我们的愿望和需要当作了根本动力,比如大大拓展了的中国海外利益需要得到保障,又如应对国际**环境恶化的需要,等等。
    对“新马歇尔计划”等似是而非的说法,应该做到“两个坚决”,就是坚决批判,坚决划清界限。先说坚决批判,坊间谈论大国崛起的书不少,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到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一个个崛起又一个个衰落。目前,世界的动荡不安都和美国这个**大国的崛起与衰落有关。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必将取而代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种种超常规言行,以及美国学者本·卡森等人的自白与自省,都是为了美国不像“之前所有的****一样逐渐衰落”。我们认为,世界上没有千年的王朝,没有万岁的皇帝。但是,美国如果真的“推进一个伟大的尝试”,即“作为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延续她的自由和繁荣,以及是否可以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借鉴”①,那么,确实是可以延长她的**期的。问题是,美国“可以从前面那些**的前车之鉴中吸取教训并采取措施纠正吗?”②我们要坚决批判、坚决说明的是:从葡萄牙到美国,走的都是“暴力暴利”的双暴路线,所以出现了罪恶的鸦片战争和奴隶贸易。双暴路线的特征和结果,就是骤兴骤落。几百年间,九个帝国兴衰起落,和中国三千年长青相比,不是像走马灯一样吗!
    再说坚决划清界限。中国何以三千年长青,被西方学者称为“超稳定结构”?是因为中国有“天下大同”“以和为贵”的文化。今天,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中国“天下大同”社会观的继承和发展;“一带一路”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观照下的宏伟构想。这和西方几百年来“暴力暴利”殖民路线以及他们的奴隶贸易、鸦片战争是截然不同的。
    既然截然不同,为何还要坚决划清界限?这是因为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中国不少人受到西方思想的潜移默化,从“中体中用”到“中体西用”,再到一切唯西方马首是瞻的“西体西用”,出现了“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若神圣”(邓实语)的情况。殖民主义死亡了,美国的黑奴制度也已取消,但是它的尸体还会腐烂毒害一代又一代的人。要想拒绝这种毒害,我们必须像防卫瘟疫一样远离西方殖民主义文化,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
    和西方腐朽思想划清界限并不容易。传统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进入网络时代,演变成了文化帝国主义,对发展中**进行更肆无忌惮的文化入侵,但大多数时间表现得特别温柔、体贴、仗义。这软硬两手都是为了摄取猎杀对象的灵魂。它们常常穿着漂亮时髦的外衣,我们中的一些人又会打着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旗号,堂而皇之地或自觉不自觉地和殖民思想沆瀣一气。如果让这种思想和行为得逞,那么中国的复兴不会持久,就会重蹈西方大国几百年来的骤兴骤落的覆辙。
    ……
    目录
    上篇“一带一路”与中国一印度 文化关系 “一带一路”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 “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目标、方法与作风 双轮驱动 展翅高翔 ——谈“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经济与文化 深圳与“一带一路”建设 “龙象共和”是否可能? ——论中印关系现实困境和发展前景 “龙象共和”是历史的神圣召唤 华夏天竺 兼爱尚同 ——关于中印文化交流的对话 中印学者畅谈中印合作与发展前景 用自己的语言研究中印关系 实现中印大同(CHINDIA)的思想基础 大幅度提升中国、印度两国的关系 中印同心,为重建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民族语言是民心相通的基础 ——从出席“世界印度学家大会”说起 迎接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高潮 ——从2016新德里世界书展说起 印度学研究的世界意义 对中国、印度关系的新展望 关于中国、印度关系走向的研判与建议 中评深度专访:郁龙余谈对印度忍耐 中评深度专访:郁龙余详论印方撤军 下篇 中国与印度:在精神层面上 相互加深了解 中国与世界:在精神层面上互相加深了解 ——以中国文化经典在印度的传播为** 中国古代经典在现代印度 敦煌学研究的新里程碑 ——简论《敦煌佛教绘画》 《道德经》印译的意义 以其所有,易其所无 ——评狄伯杰译《论语》印地文版 《大唐西域记》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伟大玄奘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 《泰戈尔作品全集》(中文版)面世的意义 1924年泰戈尔访华引发争议的根本原因 ——答国际知名学者阿莫尔多·沈之问 谭云山:殖民时期中印关系的伟大智者 《中印箴铭》六十四字真言初解 《梵汉佛经对勘丛书》述评 颁奖典礼与获奖感想 郁龙余教授答《印度时报》记者问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