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吴淡如:说话的艺术
QQ咨询:
有路璐璐:

吴淡如:说话的艺术

  • 作者:吴淡如
  •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70510405
  •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01日
  • 页数:224
  • 定价:¥4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多年来,吴淡如除了创作不辍,以作家身份活跃于文坛外,也主持了许多电视及广播节目。 她访问过千位以上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士,常常和不同的人交流,对于“如何说话”,她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体会。 她写下这本书,让所有需要的人,可以更轻松地了解、运用“说话”这门有趣的艺术。
    文章节选
    嘿,话不是说对就行了 “你觉得我*近是不是胖了?”妻子一边照着镜子一边问。 “噢,是胖了一点。你*近吃太多了。不过,没关系啦。” 丈夫为了表示关心,很认真地打量她一会儿后说。 他说的是实话,****客观,但他并没有注意到妻子的脸已经拉了下来。 你说的实话,可能是对方*不想听的话 他等着妻子准备好出门。时间已经很急迫了,妻子又换了一件流行的高腰洋装走到他面前,对他说:“我穿这件衣服,看起来肚子会不会很大?” 他看了一眼,马上下判断:“嗯,人家一定会对我们说,‘恭喜,快要生了吧?’” 他自以为很幽默,所以故意把话说得夸张了点。呵,确实像孕妇啊。不过,他并没有注意到妻子的眼睛瞪得比刚刚更大,好像要冒出火来似的。 妻子又多花了五分钟,换了另一件衣服出来。 “这样呢?” “好啦,别再换了,很好看了啦。衣服不是**,又不是要去选美,我们快迟到了。”他说的还是实话。 “你怎么这样不耐烦?” “我哪里不耐烦?我说错了吗?晚宴七点开始,现在都六点五十了,到那里至少需要半小时!” “我不去了!” 他自认没有说错话,不过,当晚两人扎扎实实吵了一架。抵达晚宴会场时,都八点了。一晚,妻子都没有给他好脸色看。 他,错在哪里?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说的话没错啊,可是结果却错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话说得好不好,和对不对、错不错未必有关系。说了对的话,结果未必是对的。只因你说的实话,可能是对方*不想听的话。 道理没错,但说的时间错了 有时,你说的话道理上没错,但说话的时间点选错了, 反而造成反效果。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威尔逊在当州长时,某天,接到了一通电话,有人通知他,他的一位好友,也是该州州议员发生意外去世了。 威尔逊一时十分悲痛,正在发呆的时候,另外一通电话又来了,是该州一位政客打来的。他说,他也听到了消息,接着,他结结巴巴地说明来电的目的:要求威尔逊让他接替那个议员的位子。 “好啊,”威尔逊慢条斯理地回答,“我完全没有意见,如果殡仪馆同意的话。” 争取出线并没有错,错的是时机,还搞不清楚人家的关系。如此躁进,就是错了。 这故事或许说得太远,都说到一百年前去了。要举现代的例子也很简单,每天都在家庭里发生:不少老公都会抱怨,自己那么疲累地回到家,还要“倾听”妻子的唠叨和没有什么**的流水账报告。 许多妻子说自己心情不好时,丈夫都不愿意倾听,那么丈夫的心情,她又了解了吗?如果了解丈夫的心情,就不会选择疲劳轰炸。 看身份、看目的说话 有时,不该说某些话,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对。 不久前,我参加一个工商界朋友的聚会,受邀的主讲人谈的是某软件的未来发展策略。虽然主题生硬,但主讲人准备得很好,演讲很精彩,从头到尾没有冷场。让人比较讶异的是,*后提问时间杀出来的一个家伙,他并没有提问题,而是用非常清晰的口齿和流利的话语,帮主讲人下了一个总共五点的结论,很流畅地讲了五分钟,讲到大家面面相觑。 大家疑惑的,不是他说话的内容,而是他为什么帮主讲人下结论呢?显然,他说了不合身份的话。他又不是主持人,为什么帮主讲人下结论,他该做的事是提问呀。 所以,说话要看身份适不适合。不是多说话,人家就会觉得你很棒。 此外,说话也要看目的,尤其是开会时。 “有的员工搞不清楚开会的目的,不知道是脑力激荡、找出问题所在,还是聊天。就好像写作文搞错题目,把议论文写成抒情文、把抒情文写成议论文一样。”一位担任企业顾问的朋友说。 不过,搞不清楚开会目的的未必是员工。我也听过不少员工抱怨,公司开会,老板常一个人讲了一大堆家里的琐事、和老婆的相处及孩子成长的点滴等与会议无关的杂事,这样固然很有亲和力,但有的故事都说七八遍了,而员工的意见,老板根本没听进去,把公司会议变成了他的家庭聚会一样。 频率要对,话要精简 有的时候,是说话的频率不对。 有位企业家说,他很不喜欢某一种员工:在他讲话时为了表示积极肯定,一直说“对,对,对”,问题在于“对”得还不对节拍,反而给人一种企图打断谈话的感觉——“对”得不是时候,也是错了。 有的时候,说的话没错,而错在说得太多、太繁。 我曾经很认真地观察一位被公认为“很啰唆”的妈妈。为什么她明明心肠很好,但大家一看到她走来就害怕,连她的小孩找不到东西都不肯问她。因为,你问一句,她会答三到五十句! 五十句并不夸张。某次我和她一起在车上,司机经她指路却找不到餐厅的正确地点,她就连珠炮似的开始念:“上次我来过了,记得就在这里啊,咦?说不定是下一条巷子才对?奇怪,我会记错吗?我上次和我老公才来过这里喝喜酒啊,难道它倒闭了?这里是双向道应该没错啊,我记得是看到7-11 右转就对了,怎么这边这么暗呢?我怎么可能记错,哎呀,是我年纪大了吗?我想它会不会倒了?现在的店倒得很快,动不动就倒了……再试试看,再往前开开看……咦?我还来过好几次呢,那个招牌很大,应该看得见,还是它今天没开……这一条是双向道才对啊,怎么现在变成单行道呢?路改来改去的叫人家怎么认啊……”(结果是她记错啦!) 她说的话每一句都紧密地黏在一起,暂停的时间不到十分之一秒。她自顾自地一直碎碎念地说着,司机已经快发疯了。 以上摘录的只是她当日碎碎念的“冰山一角”,我拙劣的文笔和容量不够的脑袋,实在无法将她重复念叨的精髓一一记录下来。但恐怕你看到这里,也已经抓狂了吧? 注意态度,留意职务 当一个人的态度不对、姿势不合适时,同样说什么都没用。试想,如果你很想跟一个人沟通,但他却不断用手按太阳穴,或发出“啧啧”的怪声,或是眼神飘向窗外,请问你有什么感觉? 此外,需不需要很会说话,也要看职务。 我问一位业界公认很会用人的老板,问他找员工有何秘诀,他答:“这要看找什么职位的员工。” 如果找司机,**不能太会说话。如果求职时一来就说他曾为谁开过车,或他认识谁谁谁,这种人一定会坏事,不能用。 保安人员也不能太爱公关、太口若悬河、爱交朋友,否则必然误事。 业务员则要话多一些,但不只是话多就好,还必须能做到专心地听、不抢话,在客户说完话时能把话接下去讲,且不离题。 会说话的人很多。不过,能言善道,未必让人听得进去。有的人说话很清晰,字正腔圆,但一讲就停不了,结果别人一句话也没记住,这是因为他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所干的也不过是新闻读稿机的工作,有多少字念多少字,说的都是常人已知的、全无新思想火花的老道理。 说话是全世界*难懂的艺术 说话,如果算是一门艺术,那一定是全世界*难懂的一门艺术,也是*难教的一堂课。 市面上教人说话的书林林总总有很多,古人幽默机智的语言艺术,搜集起来更是不可胜数。 话说得好,可以息事宁人,可以兴家创业;话说得不好,则可能引发一场战争。会说话与否代表一个人沟通能力的强弱,而良好的沟通能力则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在现代社会,没有沟通能力,就等于没有行动能力。 如果说得有技巧,忠言也不一定非得逆耳。 言多未必一定失,看你做什么工作。但长话短说在多数时候都是一种美德。能说善道,也可能说了一大堆废话,像公文一样,让人一个字都不想看。 同理,沉默未必是金,但默默无声带来的可能是一生被埋没。 说话的艺术很复杂,没有统一规则,也不能东施效颦。一个说话高手,不仅要说符合身份的话,还要找对说话的时间点,使用正确的态度,更要言之有物,让人觉得听你说话有点意思,而不是在浪费时间!
    目录
    PART 1 舒心生活说出来 说得多,不如说得巧 / 003 健谈未必是好事 / 007 “也”字乱用,小心马屁拍在马腿上 / 012 本想安慰人,却越说越伤人 / 016 关心的话,永远受用 / 020 痛苦,不需要别人的羡慕和赞叹 / 025 PART 2 职场魅力说出来 学富五车,不如关心别人感受 / 033 刻薄不是正义之声 / 039 用坦白打败长舌妇 / 044 培养自信,别做应声虫 / 049 想听到真话有诀窍 / 053 三顾茅庐,但不要“卢” / 056 赞美你的敌人 / 060 PART 3 家庭和美说出来 女人心中想听的话 / 071 “没关系”其实都有关系 / 075 真爱也不敌会说话 / 080 赞美别人的本质 / 087 越亲密,越要小心说话 / 092 幽默要用对地方 / 095 就别唠叨了 / 100 简洁的话语,使人心生感激 / 105 永远和他站在同一阵线 / 109 别用言语为他人判刑 / 113 PART 4 生意业绩说出来 让顾客觉得受尊重 / 119 好吃留给客人去说 / 124 越想做生意,越难成功 / 131 别得罪半个世界 / 135 化敌为友是上策 / 140 把苦瓜声变成蜜糖音 / 145 吴淡如:说话的艺术 PART 5 台面人气说出来 不是主角,就少说两句 / 153 其实,演讲没有那么难 / 158 自然博得掌声的技巧 / 164 书面简报力量大 / 172 自嘲是*高明的幽默 / 178 一句话就能破冰 / 183 逞口舌之快,不如四两拨千斤 / 188 讲话不乏味有秘诀 / 196 懂得用说话为别人加分 / 200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