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基于用户交互的数字图书馆服务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基于用户交互的数字图书馆服务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 作者:梁孟华,吕元智,王玉良 著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9253844
  •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从实际使用角度出发,就图书案和情报专业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其研究成果对图书馆工作和情报工作的人士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全书分为四章,分别对图书馆工作和情报工作进行论述,*后两章做比对分析。
    文章节选
    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雄厚的数字资源基础,解决了用户快速查找网络资源的问题。但是,由于用户需求的各不相同,而数字图书馆基于关键词等各种检索途径无法识别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而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没有差异化,这必将导致用户的信息需求无法得到真正满足。随着用户个性化需求和基于Web的交互式信息服务的需求的增长,"静态"Web技术很难满足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发展,于是开发"动态交互"式Web的技术纷纷发展起来,其中包括浏览器端和服务器端的动态技术和Web2.0技术等。在Web 2.0中,每个用户作为平等的主体而存在,他们的行为是一种准双向的行为。可以说,Web 2.0就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把"人"的作用提高到****的高度,从前简单的网站对个人的单向传播,逐渐演变为一对一、一对多、可协同的交互式传播 。交互服务从本质上是针对具体用户个人的问题、环境��心理、知识等不同特征的表述来实施。因此,数字图书馆从面向用户的数字资源建设、信息传递共享和利用为**,发展到借助Web2.0技术,构建交互平台,建立全方位交互共享系统。数字图书馆的创建和发展引发了用户信息需求内容和需求结构的变化。
    面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用户需求变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深入,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变和交互服务的深入开展,原有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评价标准显然已不适合。用户的直接参与服务和评价使评价主体多元化,不同的评价主体从不同的视角来制定评价标准,必将造成评价标准统一性问题。评价主体的改变必然使评价方式和评价过程发生变化,评价方式有原来的单一评价转变为多向多维的评价方式,评价过程也有单项评价转为双向或多向评价。因此,如何在动态交互的环境下有效进行服务评价问题日益明显。为了减少数字图书馆服务评价过程的风险、降低评价成本、提高数字图书馆服务能力与效率,对逐步成熟的交互服务制订科学合理的服务评价体系和服务评价机制问题已越来越引起政府部门、学术界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同时,建立科学的交互服务评价体系是管理科学和科学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现代数字图书馆科学管理必不可少的。科学评价就是对科学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仲裁,是对其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可靠性、科学性及其价值的评定,科学评价是科学奖励的基础,通过科学评价才有可能判定发现者和***的成果及其他们贡献的大小,才有可能对科学进行控制和导向,抵制科学活动中的越轨行动和不良倾向。所以,评价对一个科学系统的运行起着关键性的控制作用 。合理有效的数字图书馆交互服务科学评价体系对于数字图书馆服务转型和变化中的服务评价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目录
    0 引言 0.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0.2研究设计 0.3主要内容和难点 0.4主要观点和创新点 1 文献综述 1.1基于用户感知互动的数字图书馆服务评价研究 1.2基于用户满意互动的数字图书馆服务评价国内外研究 1.3本章小结 2 基于用户交互的数字图书馆服务评价的理论基础 2.1数字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含义 2.2数字图书馆交互服务评价的阐释 2.3数字图书馆交互式服务的价值运行 2.4本章小结 3 面向用户的交互服务评价的相关理论依据 3.1用户嵌入理论 3.2软系统方法论 3.3绩效三棱镜理论 3.4投入产出理论 3.5本章小结 4 面向用户的数字图书馆交互服务评价体系的构建 4.1数字图书馆交互服务评价的基本要素分析 4.2基于用户交互的数字图书馆服务评价模型的建立 4.3面向用户的交互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本章小结 5 基于用户交互的数字图书馆服务评价的验证实施 5.1专家调查设计与实施 5.2基于应用模糊数学法的指标优选 5.3基于结构方程的数字图书馆交互服务评价模型的验证检验 5.4基于潜在变量路径分析的服务评价因素关联度实证检验 5.5本章小结 6 基于用户交互的数字图书馆服务评价的组织实施 6.1引导“用户参与”的数字图书馆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 6.2基于“用户参与”的数字图书馆交互服务评价制度安排 6.3基于协同视角的数字图书馆交互服务融合评价机制 6.4本章小结 7 基于用户交互的数字图书馆服务评价实证研究 7.1实证研究背景和数据采集 7.2用户交互性研究 7.3用户满意度与各影响因素的动态关联分析 7.4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文献传递服务发展评价 7.5基于New-Cost-DEA模型的文献传递成本效率绩效研究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上海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工作用户调查表 附录2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工作用户调查表 附录3评价指标对数字图书馆服务水平影响重要程度调查表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