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这几年一直是倍受争议的事情。尽管上至**领导,下至学生和家长都给予了极大关心和重视,政府和学校投入也很大,但教学效果却始终不能令人满意。每年各级各类学校都有大量外语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英语四、六级参考人数也逐步扩大到上千万之多,可学生口语不流利,专业知识缺乏,对国际贸易规则陌生等等,都令社会各界抱怨不已。这是为什么?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有一些基本问题没有解决,这和我们的英语教育颇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教育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系统性偏差,其表现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不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社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认同度低:学生及家长对学校提供的课程不满意,认为在学校学习期间未能获得就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我们认为,在高职专业名称与社会需求接轨后,产生系统性偏差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高职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内在规律。而我们外语教育出现的问题也在于此!我们的外语教育内容和方法没有能够与时俱进,教学效果没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该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服务和管理**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职业技术教育以技术应用为主、以能力教学为核心。应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制定各专业的人才规格和知识能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