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茂县卷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茂县卷

  • 作者:黄成龙 张曦 王伟光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12844
  •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01日
  • 页数:322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调查项目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初以来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尝试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地区的典型调查问卷调查,系统回顾总结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探索和形成过程,全面展示改革开放尤其是21世纪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准确把握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一些困难与挑战,为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服务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茂县卷》也是为响应《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调查项目,以居住在岷涪江流域上游的羌族为调查对象。
    文章节选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茂县卷》:
    (一)防灾救灾体制化
    人类在各个时期都受到灾难的影响,羌族更是一个历经过多灾难而以强韧的生命力存活下来的民族。历史上,羌族在防灾救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1世纪,茂县防灾、救灾工作的新趋势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防灾救灾体制化的逐步完善。
    首先,在机构设置上,茂县的防灾救灾工作体现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特点。在日常工作中,各相关部门分担分内的灾害预防与救助工作,例如水务局主要承担防汛与水土保持工作;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工作;民��局主要承担灾害救助工作;扶贫移民局则协调灾害移民的安置和生计发展工作等。各相关部门每年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地质灾害防御预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文件。同时,为了协调各部门在防灾救灾工作中的联动协作,按照**总体规划,茂县也成立了集中形式的防灾救灾部门。2008年,按照省州要求,茂县成立了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由政府常务副县长分管应急管理工作,配备了一名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办公设施,解决了应急工作启动经费,将应急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工作正常开展。为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茂县于2014年4月9日成立了县应急委员会。应急委由县长任主任、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主任,县政府副县长、人武部部长、县武警中队队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任副主任。应急委员包括县发改局、县经信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县应急委根据实际下设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等9个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在应急委的统一指挥下,国土、防震减灾、气象、水务、林业、农业、畜牧兽医、民政、环保等相关部门在防灾救灾工作中,有了更为及时、全面和资源有效配置的联动。
    其次,**和地方政府部门在防灾救灾方面,具有比民间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集中体现在灾害排查与预警方面。茂县自2003年以来,先后开展多轮地质灾害调查、排查及详查等相关工作,建立隐患点数据库。通过上述工作,建立健全了全县群策群防、群专结合的检测网络体系及灾害预警系统,为有机会开展地质灾害**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次,防灾救灾体制化还体现在政府逐年增加资金用于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建设方面。主要工作有: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专职监测人员;依托移动网络公司,建立地质灾害防灾预警平台;依托公园、广场、村委会活动室和乡**校建立设立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依托专家建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咨询团队;依托民兵预备役部队建立应急抢险分队;以及加强针对群众的防灾救灾知识培训和宣传等。
    防灾救灾的体制化使政府和群众在应对灾害时有所准备,加强了应变能力。2010年8月,川西地区普降大暴雨,多个县市都发生了多年不遇的泥石流、崩塌和滑坡等群发性地质灾害,茂县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按照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当年3月份完成的《四川省茂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防灾预案的部署,对各地灾害点进行了防灾工作落实,有关人员通宵值班,对城镇、学校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进行监测。8月19日白溪小学后山突然发生崩塌,教学楼后墙被大量碎石击中,校园内局部地段有碎石,由于监测预报及时,防灾预案制定得当,防灾抢险各部门联动工作迅速,白溪小学学生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组织下按照防灾预案迅速撤离现场,未造成人员伤亡。
    ……
    目录
    **章 生态改造环境保护
    **节 环境质量与环境问题
    一 环境质量
    二 过度开发与环境危机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防灾救灾工作
    一 气象灾害
    二 地质灾害
    三 防灾救灾工作
    第三节 环境保护政策与保护治理工作
    一 环境治理保护政策概况
    二 环境治理保护具体措施和效果
    三 环保意识和公众参与
    四 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建设
    第四节 羌族传统环境意识
    一 羌族传统文化中对森林的保护意识
    二 羌族传统文化中对水土的保护意识
    结语

    第二章 民生顺昌社会保障
    **节 社会福利
    一 社会福利
    二 扶贫就业
    三 社会管理
    第二节 社会保障
    一 社会保险
    二 救灾救济
    三 优抚工作

    第三章 资源利用旅游兴旺
    **节 茂县旅游与灾后重建
    一 茂县旅游发展历史状况
    二 茂县旅游产业的构成
    三 灾后重建中的旅游业
    四 茂县村寨旅游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旅游与社会变迁
    一 旅游与经济生活变迁
    二 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
    第三节 旅游开发与反思
    一 文化商品化与真实性
    二 旅游开发与主体性
    三 结论

    第四章 民族兴盛教育为本
    **节 民族教育的发展状况
    一 21世纪初至震前教育发展状况
    二 2008年“5·12”震后教育发展现状
    第二节 民族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
    一 学前教育情况
    二 九年义务教育发展情况
    三 高中三年义务教育推进情况
    第三节 促进教育发展的措施
    一 党政机关高度重视教育
    二 建章立制,提升管理内涵
    三 关注核心问题,解决突出问题
    四 统筹协调.推进课程改革
    ……
    第五章 羌文创字地域承继
    第六章 文化建设精神家园
    第七章 多元**护卫健康
    第八章 民族文学 民族艺术
    第九章 文物保护非遗传承
    第十章 招商引资 盘活经济
    第十一章 结构转型社会变迁
    第十二章 震岳颠山 灾后重建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